人們對待某人、某事或某種思想的態度傾向。它對客觀現實的反映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錯誤的。

  信念這一概念最早起源於古希臘。在柏拉圖和亞裡斯多德的著作中都使用它,用來表達一種低於知識的層次,被看作是不屬於知識範疇的一些低劣事實的表達。自從柏拉圖在《理想國》一書中提出信念這一概念之後,它在現代哲學史上一再被提出,並由G.W.F.黑格爾和他的繼承者們加以豐富。到瞭當代,不僅哲學傢而且心理學傢也開始對這一概念進行研究。

  當代信念研究有一種被稱之為原子論的理論。這種理論假定信念具有中心性和邊緣性,認為越處於中心位置的信念越不易被改變;一旦這種中心位置上的信念發生改變,對其他的信念系統都會發生影響。這一假說是受原子物理學中原子聚散學說的啟示而建立的。由於這一假設使信念研究更可以從實證的角度作出推斷,受到心理學傢的推崇。由於信念具有中心和邊緣之分,從而導致在一個人的觀念中會把某些信念置於更重要的位置上。這種信念強度上的差異使社會心理學傢註意到瞭不同信念強度對態度的影響差異。註重這方面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如D.卡茨、D.克列奇和R.克拉奇菲爾德,以及A.佩皮通等。

  按照原子論理論,既然信念存在中心與邊緣之分以及強弱差異。那麼如何考察不同個體的中心與邊緣信念及信念強度的問題又引起另外一批心理學傢投入對信念測量方法的研究。典型的如M.J.羅森伯格(1960)等級評定法,M.羅基奇和G.羅斯曼(1965)的排列法和配對比較法。

  社會心理學傢對信念的另外一方面的研究是關於團體如何對個人已有信念的改造和在團體中新的信念的形成。這方面研究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M.謝裡夫及他的同事(1965)。他們對“自我卷入”與信念改造方面做瞭一系列的實驗性研究,認為個人信念受團體影響而被卷入的程度受到團體成員對待問題的一致性傾向的影響。

  M.羅基奇在他的《信念、態度和價值》一書中概括出在整個信念系統中的5種典型信念。它們沿著中心向邊緣展開,成為概述原子論研究的基本線索。這5種典型信念是:完全與社會相一致的原始信念、完全與社會不一致的原始信念、權威信念、派生的信念和無關的信念。羅基奇把當代信念研究的趨勢概括為:更多地關心信念系統的結構構成,以及如何調節個體的信念向正確方向發展和使之更好地去順應社會。

  

參考書目

 M.Rokeach, Beliefs,Attitudes,and V alues,A Theory of Organization and Change,Josey-Bass,San Francisco,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