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葉植物綱五椏裏亞綱的1科,食蟲植物。葉特化,形成捕蟲器。草木、亞灌木或灌木狀,葉互生,由葉柄、葉狀部(此部有綠葉的正常生理功能)、絲狀部、瓶狀部組成(也有不具葉柄的)。絲狀部或可旋卷如捲鬚,用於攀援,瓶即捕蟲器,前面有兩條相隔不遠的縱翅或縱肋,瓶頂有一蓋,此蓋除幼期外,不覆蓋瓶口,蓋後有一距,為絲狀部的末梢。花單性、雌雄異株,整齊,小形,成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萼片3~4,常分離,具蜜腺,雄花有4~24雄蕊,花絲結成柱狀單體,花藥分離,雌花有1雌蕊,由33~4心皮結合而成,子房上位,3~4室,中軸胎座,胚珠多數,花柱1,極短或缺,柱頭盤狀,4裂。果實為長形,革質的蒴果,室背裂開。種子甚多,線形,胚直伸,位於肉質胚乳中。有2屬68種。豬籠草屬分佈於印度北部、澳大利亞,以馬來西亞和中國南部、印度尼西亞為多。此外有塞舌爾豬籠草屬,僅1種,產於塞舌爾群島。

  豬籠草屬的瓶狀捕蟲器下部貯水,中含蛋白酶(酶由瓶的下部內壁腺體所分泌)上部彩色,口緣附近有蜜腺,小蟲吸蜜,滑入瓶內即被淹死,被消化成植物的養料。

  本科有許多種或雜交種可作為觀賞植物,在溫室栽培。中國有豬籠草1種,產廣東西南部(包括海南島)地區的丘陵灌叢中或酸性沼澤邊緣,越南也有此種。全草含黃酮苷、酚類、氨基酸、糖類、蒽醌苷,有清熱利濕,化痰止咳之效,搗爛外敷可治瘡癰潰瘍紅腫,蟲咬傷等。

  A.恩格勒和H.梅爾希奧均將本科與茅膏菜科、瓶子草科組成瓶子草目(Sarraceniales)。F.L.E.迪爾斯主要因茅膏菜科具側膜胎座,將本科歸屬於側目胎座目,R.von 韋特施泰因也同意此觀點。但豬籠草科與茅膏菜科的花粉粒均結成四合體,兩科極相近,因此克朗奎斯特(1981)仍將此3科列入瓶子草目,並認為其和側膜胎座目分別從山茶目(Theales)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