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頭動物門巨吻目寡棘吻科巨吻棘頭蟲屬的1種,為豬腸道寄生蟲。蟲體圓柱形(見圖),雄中體長7~15釐米,雌中體長30~65釐米。體前部粗後部細,呈淡紅色或白色。蟲體前端伸出近圓形的吻突,吻突上有6縱行吻鉤,每行6個、螺旋形排列,中央的吻鉤最大,前面的較大,後面的最小。

  生活史 成熟蟲卵呈橢圓形,褐色,大小為(87~95)×(45~52)微米,具3層卵膜,內裹著幼蟲,卵的抵抗力強,在土壤中能存活數月。當中間宿主蠐螬吞食土壤時就會吞下成熟蟲卵,卵內幼蟲在宿主腸中逸出,稱棘頭蚴,此蚴迅速穿過腸壁進入體腔。在適宜溫度下,經1個半月可形成棘頭體,經3個月左右的發育,蚴蟲吻部縮入體內,形成具有感染性的棘頭狀體。終期宿主食進含有感染性的棘頭體的中間宿主,2~3個月後,在終期宿主體內發育為成熟的成蟲。充當中間宿主的昆蟲有9科28種。豬常為終期宿主,人體偶被寄生。

  流行情況 中國、南斯拉夫、意大利、匈亞利、羅馬尼亞、美國、巴西、阿根廷、印度和蘇聯普遍存在豬體寄生的豬巨吻棘頭蟲,感染率3~8%。有關人體的感染,國內外都有一些病例報告。在蘇聯伏爾加河流域和中國遼寧省,因居民嗜食甲蟲類,曾發生地方性的流行。

  防治辦法 豬為主要感染源,故應加強其飼養管理;進行衛生宣傳,不要捕食甲蟲;治療終期宿主,使用驅蟲凈、滅蟲寧、山道年等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