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1科,曾被稱為白花菜科。草本,灌木或喬木,有時為木質藤木,無乳汁,具單葉或掌狀複葉,互生,很少對生;托葉刺狀,細小或不存在。花排成總狀或圓錐花序,或2~10朵排成一列,腋上生,常兩性,輻射對稱或很少兩側對稱,苞片常早落;萼片4~8,常為4片,排成2輪,等大或相似,分離或合生;花瓣4~8,常為4片,與萼片互生,分離,無柄或有柄,有時無花瓣;花托扁平或圓錐形,或常延伸成或長或短的雌雄蕊柄,常有各式腺體;雄蕊4~6至多數,著生在花托上或著著生在雌雄蕊柄頂端;花藥背著,內向,縱裂;雌蕊由2~8心皮組成,常有雌蕊柄;子房上位,側膜胎座,少有3~6室而具中軸胎座;胚珠多數,彎生。果為漿果或半裂蒴果;種子1至多數,腎形至多角形;胚乳少量或不存在。約45屬800餘種。中國產5屬約42種。大多數種類適應於旱生生境,因而世界上熱帶與亞熱帶的幹旱地區的種類特別豐富。

  本科有的種是良好的蜜源和觀賞植物,有的是常用中草藥,少數種的種子可榨油,有的種的嫩葉或花蕾供醃食。

  在A.恩格勒系統中,該科放在罌粟科與十字花科之間,科的范圍也是廣義的,但J.哈欽森1967年主張將廣義的山柑科分為山柑科(Capparaceae)(狹義的)與白花菜科(Cleomaceae)。它們的區別是:前者為木本,果為漿果,不具胎座框(replum),它與大風子科有聯系。後者為草本,果為蒴果,開裂後具宿存的胎座框,一般都認為十字花科同它很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