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形目雉科的1屬。耳部有一簇特別發達的羽毛,長而稍硬,往往突出於頸項,因而稱為角雞或耳雞。尾略側扁或平扁,具尾羽20~24枚,而中央尾羽比最外側尾羽約長一倍。由於中央尾羽的羽支大都披散下垂,猶如馬尾,所以又叫馬雞。雌雄同色。雄性具短鈍的距,體形略大。有3個種:褐馬雞(見彩圖)、藍馬雞(見彩圖)和藏馬雞(見彩圖),均分佈於中國境內,自西藏、雲南起,北抵甘肅以至華北。僅藏馬雞偶見於印度北部。

<

褐馬雞

藍馬雞

藏馬雞

  褐馬雞和藍馬雞的體長約1000毫米,中央尾羽側扁,翹起在其他尾羽之上。藏馬雞體形較大,與其他兩種不同的是,耳羽簇不突出於頸項之上,尾羽通常僅20枚,尾較平扁,中央尾羽與其他尾羽均向下拖,並不挺起,左右羽片幾乎正常,羽支稍松,但不披散。從這些特征看,藏馬雞可能是馬雞屬最原始的類型。

  褐馬雞的體羽主要為褐色,藍馬雞的體羽主要為藍色。藏馬雞有5個亞種,其中3個亞種的體羽主要為白色,其餘2個亞種的體羽主要為藍色或灰藍色。由於藏馬雞的多數亞種主要為白色,所以又稱白馬雞。

  馬雞大都棲息於丘陵和高山,善奔走,常成群活動。飛行速度慢,通常不遠飛。受驚時常往山上狂奔,至嶺脊處才振翅飛起,滑翔至山谷間。藏馬雞不象藍馬雞、褐馬雞那樣怯懦,有時接近村落也不畏懼。叫聲洪亮。在鳴叫時,昂首引頸,嘴幾乎直向上方,尾也往上翹,姿態雄俊。馬雞用嘴挖土覓食,以塊莖、細根、種子等為主,也兼吃昆蟲。春夏間繁殖,1雄配1雌,為瞭爭偶,雄鳥間常發生格鬥。巢築於地面,呈淺碟狀,以枯枝、苔蘚、枯草等構成,內鋪碎屑和殘羽。卵淡褐,青綠以至土黃色。孵化期為26~27天。雌雄親鳥均承擔雛鳥的喂養和撫育。狐貍是馬雞的主要天敵。

  馬雞是中國的珍貴動物資源。因羽色鮮麗而成為動物園的名貴觀賞鳥。現均被列為瀕危的保護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