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蚧科昆蟲的1種。分佈於華東、華南、華北和臺灣等地。國外記載於葡萄牙、西班牙、法國、義大利、希臘、英國、土耳其、敘利亞、印度、日本、菲律賓、美國、蘇聯、埃及、非洲、澳大利亞、新西蘭。目前已知在全世界範圍內為害約198種植物,是闊葉果樹、行道樹、觀賞植物和森林樹種的重要害蟲之一。在中國主要寄主植物有柑橘、月桂、香橙、樟樹、茶樹、山茶、黃楊、朱頂紅、胡頹子、衛矛、茉莉、枸杞、玳玳花、佛手等。

  雌成蟲體近梨形,前胸氣門有3~55個圓盤狀腺相伴。眼點不發達。觸角具1根毛。陰門周腺4群,每群約5~8個。臀葉3對發達,形狀略相似,每側有一缺刻,從中臀葉起順次變小。第4對臀葉顯著小於其他3對,僅為一硬化的錐狀突。第5對臀葉雖存在,但不硬化,其形狀與第4對臀葉相似。中臀葉間的臀棘細長,端部呈刷狀。在第3、4臀葉間的臀棘很寬,但齒刷較少而粗,以後直至遊離腹節者的臀棘常短而端部略圓。肛門常位於臀板的中部。腹面陰門縫稍向上移。緣腺在葉間正常存在。背腺在臀板亞緣部和臀前腹節亞緣部大量存在,每側平均有50餘個。在蟲體中部常無背腺分佈。第5、6腹節背面亞中部分佈有少數很細的管狀腺。雌蟲介殼橢圓形,白色、灰色或有淺褐色者。蛻皮殼較暗,位於頭端。第二蛻皮殼較小。雄蟲介殼長形,與雌蟲介殼同色,蛻皮殼位於介殼頭端且較突出。

  在長江流域通常1年2代,以受精的雌成蟲或卵越冬,5、6月開始活動,第一代為害葉、枝條,第二代常為害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