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科蛙屬的1種。俗稱“青蛙”,“田雞”。在中國,從華北北緣到華南北緣的平原和丘陵地區最習見、數量很多。日本、朝鮮、蘇聯(亞洲部分東部)也有分佈。雄蛙鳴叫時,頸兩側的外聲囊膨脹成球狀。體長70~80毫米。背面色黃綠、深綠、灰綠或略帶灰棕,散有黑斑。背側各有1條金黃色或淺棕色褶,褶間有4~6條長短不等、若斷若續的膚棱。吻端至肛部常有1條淺色的脊線紋,趾間全蹼(見彩圖)。

黑斑蛙——青蛙 成蛙常棲息於稻田、池溏、湖澤、河濱、水溝內或水域附近的草叢中。一般11月開始冬眠,鉆入向陽的坡地或離水域不遠的土穴或雜草堆內,深約10~17厘米。次年3月中旬出蟄,4~7月為生殖季節,產卵的高潮在4月間。一般在降雨前後和黃昏時開始鳴叫,引誘雌蛙抱對產卵。卵多產於秧田、早稻田或其他靜水域中,偶爾也在緩流水中產卵。每1卵塊有卵2~3.5千粒,多浮於水面,卵徑1.7~2.0毫米。蝌蚪體笨重,尾肌弱,尾鰭發達,尾末端尖圓,約經2個多月完成變態。黑斑蛙吞食大量昆蟲,1晝夜捕蟲可達70餘隻,是消滅田間害蟲的有益動物。成體和卵多被用為教學和實驗材料。據《本草綱目》記載,亦可作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