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伊斯蘭教清真寺。位於北京宣武區牛街。據《北京牛街崗上禮拜寺志》記載,該寺始建於北宋至道二年(996),歷代曾進行擴建。明成化十年(1474),奉敕賜名禮拜寺。該寺整個建築以禮拜殿為主體,襯以樓亭堂室,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它與其他清真寺不同之處,在於進西門繞大殿左右兩側再迂回入殿,故稱“珍珠倒捲簾”。殿內南北五楹,東西三進。十八根立柱組成二十一個拱門。柱上以粉貼金繪成蓮花圖案,門楣飾以阿拉伯文書寫的《古蘭經》文。兩側門窗雕有阿拉伯文贊詞。大殿前有左左右兩碑亭,右亭建於明弘治元年(1488),有敕賜禮拜寺碑記。左亭建於明弘治九年(1496),有增修禮拜寺碑記。宋熙寧(1068~1077)年間,坎馬丁之子馬哈茂所建之宣禮樓,與兩座碑亭鼎立。寺內東側有與大殿宣禮樓成一字形的對廳,稱七間房,建於明正統七年(1442),是聚會議事之處。大殿南端有名為“滌慮處”的男女水房,供穆斯林潔身凈心之用。寺內東南跨院內有兩座西亞前來中國傳教的兩位長老的墳墓,兩塊阿拉伯文墓碑仍然完好。1955年和1979年該寺曾兩次進行全面修繕。中外穆斯林經常到此進行宗教活動和參觀訪問。(見彩圖)

牛街禮拜寺(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