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

  中國著名學者、社會活動傢。原名煥鼎,字壽鉻。祖籍廣西桂林,生於北京。1911年加入同盟會京津支部,任該會機關報《民國報》編輯兼記者。1916年任南北統一內閣司法總長秘書。應蔡元培之聘,1917~1924年任北京大學印度哲哲學講席。1929年任河南村治學院教務長,並接辦北平《村治》月刊。1931年與梁仲華等人在鄒平創辦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後任最高國防參議會參議員,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39年為促進團結抗日,參與發起組織“統一建國同志會”,1941年該會改組為“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梁漱溟任中央常務兼同盟機關刊物《光明報》社長,1946年任該同盟秘書長。1950~1980年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此後任全國政協常委及憲法修改委員會委員、中國孔子研究會顧問、中國文化書院院務委員會主席等職。主要著作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1921)、《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1931)、《鄉村建設理論》(1936)、《中國文化要義》(1949)、《人心與人生》(1980)等。

  梁漱溟一生主要研究兩個問題:一個是人生問題,一個是社會問題。他認為,人類生活有三大問題,即人對物、人對人和人對自身生命的問題。同時,人類生活有三種根本態度即意欲向前要求、意欲調和持中與意欲反身向後要求。近代“西洋文化”以第一種態度解決第一個問題,中國文化與印度文化分別以第二、三種態度解決第二、三個問題,於是人類文化演變為三大系。由於三大問題深淺不等,其出現時期應有先後。他認為,以近代“西洋文化”為代表的人類第一期文化尚未完成,而中國人不待走完第一期就直接進入瞭第二期。中國文化是人類文化的早熟,於是出現瞭短絀的一面,即幼稚、衰老、不落實。所以,“落於無發展前途的消極”。但人類文化終歸要進入第二期,那時中國的人生態度必將取代第一種。因此,未來的人類文化必將是中國文化的復興。

  梁漱溟從文化的角度來分析中國的社會組織結構,認為不同類型的文化,社會構造各不相同。由於“西洋”人重集團生活,中國人重傢庭生活,於是中國由傢庭生活推演出倫理本位,同時走向職業分途,形成瞭由傢族倫理關系構成的社會。而“西洋”卻從集團生活演為階級對立,因此“西洋”可稱之為階級對立的社會,而中國便是職業分途的社會。近代中國雖不能稱為平等無階級的社會,但尚未構成階級,這是中國社會的特殊性。在“西洋文化”湧入中國之後,使沿襲數千年的中國社會組織構造崩潰瞭,而新的社會組織構造又未確立,形成文化失調,這就是近百年來中國失敗的根本原因。梁漱溟認為,中國的自救之路,在於建設一個新的社會組織構造。它是中國固有精神與“西洋文化”的長處二者的溝通調和,也就是要學習“西洋”的團體組織和科學技術,以此來培養發展中國的固有精神即倫理情誼、人生向上的精神。為此,他倡導鄉村建設,先後在河南、山東等地從事社會改造的實踐。他一生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儒傢學說的研究,以尋求中國民族自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