傢庭的基本功能之一。指傢庭收入和支出的水準及安排狀況。在原始社會,傢庭既是生產單位,也是消費單位。傢庭生產的產品幾乎全部用於其成員自己的消費,很少用於交換。奴隸社會乃至封建社會,以傢庭為單位的生產和消費格局無根本改變。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以後,傢庭雖不再是社會生產的基本單位,但仍然是社會消費的基本單位,傢庭消費形式也由自給自足變成以貨幣形式交換為主。

  現代社會的傢庭收入和支出水準(亦稱消費水準)已大大提高。世界銀行曾以人均國國民總產值作為反映傢庭收入和支出水平的客觀指標之一。傢庭收入和支出的安排狀況(亦稱消費結構)也發生瞭變化。一般來說傢庭的消費有3個基本方面,即生存、享受和發展。以滿足生存為唯一目的的,是生存型消費;以滿足生存為主,另有一部分用於享受和發展的,屬溫飽型消費;以享受和發展為主,生存為輔的屬小康型消費。現代社會正在從生存型消費、溫飽型消費向小康型消費過渡。德國統計學傢E.恩格爾指出,以用於吃的方面占全部支出的比例,可表明人們的消費結構和水平。恩格爾定律的計算公式為:

  恩格爾認為收入越少,收入中用於食物支出的比重就越大,這條原理被稱為恩格爾定律。聯合國承認瞭這一定律,並認為恩格爾系數達到40~50%即為小康生活。

  傢庭消費是傢庭經濟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它涉及到傢庭理財和根據收入安排支出、購物、儲蓄等一系列內容,是現代傢政學研究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