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著名道士、道教學者、煉丹傢、醫學傢。字稚川,自號抱樸子,世稱小仙翁。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出身江南豪族,13歲喪父,傢道中落,16歲起,廣覽經、史、百傢,以儒學知名。從方士鄭隱學道。西晉太安二年(303),張昌、石冰於揚州起義。大都督顧秘任其為將兵都尉,因破石冰有功,遷伏波將軍。事平,棄戈釋甲。永興元年 (305)赴洛陽搜求異書以廣其學。時值“八王之亂”,顛沛流離於徐、豫、荊、襄、江、廣諸州,飽受戰亂之苦。由是消極憤世,遂萌棲息山林、服食養性之思。建建興四年(316)重返故裡。東晉開國,念其舊功,賜爵關內侯,食句容二百邑。咸和(326~334)初,司徒王導召補州主簿,轉司徒掾,遷諮議參軍。又得幹寶薦為散騎常侍,領大著作。固辭不就。及聞南方產丹砂,遂求為句漏(今廣西北流)令,便於就近采料煉丹。南行至廣州,為刺史鄧嶽所留,乃止於羅浮山。在山積年,優遊閑養,著作不輟,後以丹鼎生涯終老。

  葛洪繼承並改造瞭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論,好神仙導養之術,崇信煉制和服食金丹可以長生成仙;所著《抱樸子內篇》對養生延年的各種方術,均有論述。同時又將神仙方術與儒傢的綱常名教相結合,強調道教徒要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如德行不修,但務方術,不得長生。主張神仙養生為內,儒術應世為外。他在《抱樸子外篇》中,專論人間得失,臧否世事。主張治亂世應用重典,提倡嚴刑峻法,匡時佐世。對儒、墨、名、法諸傢兼收並蓄。不滿於魏晉清談,主張文章、德行並重,立言必須有助於教化。強調知人善任,量才錄用。

  他繼承東漢方士左慈、從祖葛玄和其師鄭隱的煉丹理論,整理瞭當時流行的各種煉丹術,並在長期研制金丹的實驗中,積累瞭豐富經驗。認識瞭某些物質的特性及其化學變化,寫下瞭有名的煉丹著作,成為煉丹史上一位承先啟後的人物。對隋、唐煉丹術的發展,有相當影響,並為研究中國煉丹史以及古化學史提供瞭珍貴的史料。

葛洪《肘後備急方》

  他主張道士應兼修醫術。撰《玉函方》100卷(已佚),《肘後備急方》3卷(《晉書》稱4卷)。後者86篇,雖經梁陶弘景及金楊用道補缺增益,但現存《正統道藏》本,僅68篇。此外,有《抱樸子內篇》20卷,《抱樸子外篇》50卷,《碑頌詩賦》100卷,《軍書檄移章表箋記》30卷,《神仙傳》10卷,《隱逸傳》10卷等。《正統道藏》和《萬歷續道藏》共收其著作13種,以後人誤題或偽托者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