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義:①與思維相對,是物質的同義語。在這個意義上,存在包括外部世界的一切具體客觀實在。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基本問題。②與“無”相對,是有,是對無的否定。在這個意義上,存在是對世界上所有事物的一般概括,包括世界上的一切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

  在哲學史上和現代哲學中,“存在”概念為各派哲學傢們廣泛使用,不同的哲學流派賦予它各種不同的規定。宗教神學認為上帝是唯一真實的存在;主觀唯心主義者G.巴克萊認為存在就是被感知;在GG.W.F.黑格爾那裡,“存在”不過是絕對理念的一個最簡單的規定;存在主義所說的“存在”,實質上僅僅是個人的主觀存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徹底的唯物主義一元論出發,認為哲學最根本的問題不在於是否承認物質和精神都存在,而在於解決物質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的問題。因此,盡管世界的存在是世界統一性的前提,但在說明世界統一性時,必須摒棄世界統一於存在這一含混不清的說法,堅持世界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見世界的物質統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