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藥性理論的基本內容之一。四氣指藥物有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又稱四性;五味指藥物有酸、苦、甘、辛、鹹五種不同的味道。每味中藥的四氣五味不同,因而有不同的治療作用。四氣五味理論最早載於《神農本草經》,其序錄雲:“藥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書中以四氣配合五味,共同標明每味藥的藥性特徵,開創瞭先標明藥性,後論述藥物功效及主治病證的本草編寫體例,奠定瞭以四氣五味理論指導臨床用藥的基礎。

  四氣 寒涼與溫熱是兩種對立的藥性,其間又有程度上的差別,即溫次於熱,涼次於寒。另外還有平性,即藥性平和,實際上藥性包括寒、熱、溫、涼、平五氣,然習慣上則以四氣概之。四氣理論是醫傢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以臟腑經絡理論為基礎,用陰陽學說總結歸納形成的。因此四氣寓有陰陽含義,寒涼屬陰,溫熱屬陽。如附子、肉桂、幹薑等藥性溫熱,用治四肢厥冷,脘腹冷痛,面色蒼白,脈微欲絕等陰寒證。再如石膏、知母、黃連等藥性寒涼,用治高熱煩渴,面紅目赤,咽喉腫痛,脈洪而數等陽熱證。一般寒涼藥多具清熱降火、涼血解毒、滋陰退熱、瀉熱通便、清熱利尿、清化熱痰、清心開竅、涼肝止痙等作用,主治實熱煩渴,溫毒發斑,血熱吐衄,火毒瘡瘍,熱結便秘,熱淋澀痛,黃疸水腫,痰火咳嗽,高熱神昏,熱極生風等陽熱證;溫熱藥多具溫中散寒、溫肺化飲、暖肝散寒、補火助陽、溫陽利水、溫通經絡、引火歸源、回陽救逆等作用,用治中寒腹痛,肺寒喘咳,寒疝作痛,陽痿早泄,宮冷不孕,陰寒水腫,風寒痹痛,血寒經閉,虛陽上越,亡陽厥脫等陰寒證。由於寒熱溫涼還有程度上的差別,如當用熱藥而用溫藥,當用寒藥而用涼藥,則病重藥輕,達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反之,當用溫藥而用熱藥反傷其陰,當用涼藥而用寒藥易傷其陽。如治療寒熱錯綜的復雜病證,則又當寒熱藥並用。如治療真寒假熱證,則當用熱藥,真熱假寒證,又當用寒藥。

  近代有關藥物四氣的臨床觀察和理化研究證明,寒涼藥多具解熱、抗菌、消炎、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及鎮靜、降壓、抗痙厥、鎮咳、利尿、抗癌等作用;溫熱藥多具解熱、鎮痛、止嘔、止呃、抗菌、促進免疫、強心、升壓、興奮中樞、改善心血管機能、促進細胞蛋白質的合成與代謝、改善營養狀態、提高機體工作能力、興奮子宮及性機能,並有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通過實驗測定,熱證患者經寒涼藥治療後,植物神經指數下降,兒茶酚胺類和17羥皮質類固醇排出量減少。

  五味 是醫傢在長期實踐過程中,以臟腑經絡理論為基礎,用五行學說總結歸納而成的。藥物的五味是通過長期的用藥實踐所獲得的療效而確定的。它不僅是藥物味道的真實反映,也是藥物作用的高度概括。《內經》認為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這是關於五味所代表的藥物作用最早的總結和概括。經後世醫傢不斷補充和發展,五味所代表的藥物作用及主治病證日臻完善。①辛味。能散能行,有發散解表、行氣行血的作用。一般解表藥、行氣藥、活血藥多具辛味,故辛味藥多用治外感表證及氣滯血瘀等病證。②甘味。能補能和能緩,有滋補和中、調和藥性及緩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滋養補虛、調和藥性及制止疼痛的藥物多具甘味,故甘味藥多用治正氣虛弱、身體諸痛及調和藥性、中毒解救等。③酸味。能收能澀,有收斂固澀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固精縮尿、固崩止帶的藥物多具酸味,故酸味藥多用治體虛多汗,肺虛久咳,久瀉久痢,遺精滑精,遺尿尿頻,月經過多,白帶不止等病證。④苦味。能泄能燥能堅、有清泄火熱、泄降逆氣、通泄大便、燥濕堅陰(瀉火存陰)等作用,一般清熱瀉火、降氣平喘、止嘔止呃、通利大便、清熱燥濕、祛寒燥濕、瀉火堅陰的藥物多具苦味,故苦味藥多用治熱證,火證,氣逆喘咳,嘔吐呃逆,大便秘結,濕熱蘊結,寒濕滯留等病證。⑤咸味。能下能軟,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一般瀉下或潤下通便及軟化堅硬,消散結塊的藥物多具咸味,故咸味藥多用治大便燥結,瘰癧癭瘤,癥瘕痞塊等病證。咸味藥多入腎經,有較強的補腎作用,用治腎虛證。還有些咸味藥走血分,有清熱涼血作用,主治熱入營血的病證。

  五味之外,還有淡味及澀味。淡味能滲能利,有滲濕利小便的作用,一些滲濕利尿藥多具有淡味。淡味藥多用治水腫,腳氣,小便不利等病證。由於《神農本草經》沒有提到淡味,後世醫藥學傢多宗五味之說,不言六味。澀味與酸味藥作用相似,也有收斂固澀的作用,故本草文獻常以酸味代表澀味功效,或與酸味並列來標明藥性。

  五味也有陰陽的分屬,即辛、甘、淡屬陽,酸、苦、咸屬陰。五味對五臟各部位有一定的選擇性,《素問·宣明五氣篇》中有:“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之說。其作用是辛味藥以散肺氣之鬱,甘味藥以補脾氣之虛,苦味藥以瀉心火,酸味藥以斂肝陰,咸味藥以補腎虛。

  有關五味的近代研究發現,五味之別主要與所含化學成分、化學結構有關,如辛味藥多含揮發油、皂甙及生物堿、酚等;甘味藥多含糖類、甙類、氨基酸及蛋白質、脂肪等;酸味藥多含有機酸、鞣質等;苦味藥多含生物堿、苦味質、甙類等;咸味藥多含無機鹽。

  綜合應用 每味藥既有氣又有味,氣和味的不同組合形成瞭藥物作用的千差萬別。因此,必須把四氣和五味結合起來,才能準確地辨別藥物的作用。一般來說,氣味相同則作用相近,如辛溫藥多具有發散風寒的作用,甘溫藥多具補氣助陽的作用。氣味不同則作用有別,如麻黃、杏仁、大棗、烏梅、肉蓯蓉同屬溫性,但由於五味不同,故麻黃辛溫散寒解表、杏仁苦溫降氣平喘、大棗甘溫補脾益氣、烏梅酸溫斂肺澀腸、肉蓯蓉咸溫補腎助陽。再如桂枝、薄荷、附子、石膏均為辛味,因四氣不同,又有桂枝辛溫解表散寒、薄荷辛涼疏散風熱、附子辛熱補火助陽、石膏辛寒清熱降火等之別。至於一藥兼有數味,則標志其治療作用廣泛。如五味子性溫,五味俱全,功能斂肺滋腎、固表止汗、澀精止瀉、益氣生津、寧心安神,有“養五臟”之功,主治肺腎虛喘,氣虛自汗,陰虛盜汗,腎虛遺精,脾腎虛瀉,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悸失眠等多種病證。臨床用藥一般既用其氣,又用其味。而在配伍復方用藥時,往往或用其氣,或用其味。如升麻味甘、辛、性微寒,與黃芪同用治療胃、子宮脫垂時,取其味甘以升舉陽氣;與葛根同用治療麻疹不透時,取其味辛以解表透疹;與石膏同用治胃火牙痛時,取其引入陽明之經以清火解毒。其他作用則通過配伍受到抑制。可見,臨床用藥既要熟悉四氣、五味的一般規律,也要瞭解每種藥物氣味的特殊治療作用,以及氣味配合的變化規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