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鈣過高的現象,鈣代謝紊亂的一類。

  病因:①惡性腫瘤。約20%的惡性腫瘤(如乳腺、肺、腎、甲狀腺、前列腺癌)病人,特別在晚期。可發生高鈣血癥。這些惡性腫瘤可轉移至骨骼。直接破壞骨組織,將骨鈣釋放出來,引起高鈣血癥。此外,有些腫瘤(如上皮細胞樣肺癌、腎癌)可以產生甲狀旁腺素樣物質、前列腺素E、維生素D樣固醇及破骨細胞活化因數,使骨組織發生吸收而釋放鈣。②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狀旁腺激素分泌過多,導致骨組織吸收,從而將大大量鈣釋放出來。使血鈣增高。③維生素D或其他代謝產物進服過多,顯著增加鈣在腸道內的吸收,從而產生高鈣血癥。維生素A進服過多也可以通過增加骨吸收而產生高鈣血癥。④噻嗪類利尿藥,可使體液排出過多。引起低血容量,使腎小管內鈣再吸收增加,尿鈣排出減少,導致高鈣血癥。⑤腎功能衰竭,在急性腎功能衰竭的少尿期,鈣無法隨尿排出而沉積在軟組織中;這時,低鈣血癥所引起的甲狀旁腺激素增加可產生骨吸收,從而導致高鈣血癥。在多尿期,沉積在軟組織中的鈣一下子動員出來,可發生高鈣血癥。⑥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素增多,機體代謝活性增高,骨轉換速度增快,骨組織吸收也相應增加,導致高鈣血癥。⑦肢端肥大癥,為垂體功能亢進的一種,有腸道鈣吸收增加,也可發生高鈣血癥。⑧長期的制動,如石膏固定、截癱,使肌肉加於骨骼的應力顯著減少。由於應力減少導致骨吸收增加,如果腎臟無法廓清鈣,就會產生高鈣血癥。

  臨床表現,癥狀表現在消化、運動、神經、泌尿等系統。厭食、惡心、嘔吐、便秘;乏力,肌肉疲勞、肌張力減低,煩喝,多尿;嗜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病程長時,可以發生組織內鈣沉積,如結膜、關節周圍沉積及腎結石。測定血鈣可以明確診斷。但在作血鈣測定時應瞭解血漿蛋白水平,因為血漿蛋白量的多少可以影響血漿鈣。一旦高鈣血癥存在,可按下列程度作鑒別診斷。首先測血漿磷酸鹽。①血漿磷酸鹽增加,則測定堿性磷酸酶,若堿性磷酸酶正常,考慮惡性腫瘤、艾迪生氏病及維生素D中毒;若堿性磷酸酶增加,考慮惡性腫瘤、甲狀腺功能亢進及腎功能衰竭。②血漿磷酸鹽正常或減少,則測尿鈣。若尿鈣增加,測定血漿甲狀旁腺素。甲狀旁腺素增加。考慮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甲狀旁腺素正常或減少,考慮惡性腫瘤。若尿鈣減少,考慮噻嗪類利尿藥引起的高鈣血癥。

  急性高鈣血癥發作時,可采用下列方法治療:①靜脈補液以增加細胞外容積,隨後用鈉利尿藥,如利尿酸鈉、速尿,可增加尿鈉排出,則尿鈣排出亦相應增加。從而糾正高鈣血癥。但有腎功能不足、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禁忌。②靜脈磷酸鹽治療,使鈣同磷酸鹽結合,形成磷酸鈣,並沉積在軟組織中,這樣,可以很快使血漿鈣下降;但可以引起腎功能衰竭。因此甚少應用。③降鈣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降鈣素可以抑制骨吸收,增加尿鈣排出,但使用後在有些病人很快失效,在有些病人則效果不佳,皮質激素可以抑制腸鈣吸收,並可以增強降鈣素的作用。④細胞毒性藥物,如光輝黴素,可使正在發生吸收的骨組織受到藥物的直接毒性作用,因此對高鈣血癥有效。但可引起血小板減少癥、出血及腎功能衰竭,應慎用。⑤二磷酸鹽,可以抑制骨吸收,抑制腸道鈣吸收,因此可糾正高鈣血癥。

  高鈣降低後,再針對病因治療。慢性高鈣血癥病例,應該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此外應控制飲食中的鈣含量,藥物方面可以考慮:①口服二膦酸鹽,但腎功能不全的病人禁用。②皮質激素治療,對惡性腫瘤引起的高鈣血癥有效,但長期應用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