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中把一組按大小排序的資料分為100等分後,每一分點處的數據。每等分中含1%的觀測資料。第x百分位元數Px把全部觀測資料分為兩部分;有x%的觀測資料比它小,有 (100-x)%的觀測資料比它大。如果某樣本有10000個觀測資料,那麼對於第5百分位數P5就有10000×5%=500個觀測資料小於P<5,有10000×95%=9500個觀測數據大於P5。中位數(見平均數)就是第50百分位數P50。四分位數(即按大小排列數據中四等分處的數據)即P25P50P75。正如中位數表示分佈的中心位置的數據,其他百分位數同樣表示分佈的不同位置的數據。描述一組觀測數據,中心位置的數據固然重要,但如果能與其他位置的數據(如某幾個百分位數)相結合,就能更加全面。當觀測數據很多時,百分位數的數值相當穩定,即使是兩端的百分位數也比較穩定。但當觀測數據不多時,兩端百分位數易受個別極端數據的影響,數值不夠穩定,此時應用百分位數意義不大。

  同一組觀測數據中某兩個百分位數的差稱為百分位數間距,它說明有百分數為這兩個百分數差的觀測數據的變異程度。例如在對某地8歲男孩身高的統計中P5=122.29cm,P95=137.00cm,則間距P95P5=14.71cm,說明有90%的男孩身高處在122.29與137.00cm之間,它們的變異度為14.71cm。因此百分位數間距也可作為描述數據分佈離散程度的指標。

  百分位數和百分位數間距在醫學上有廣泛的應用,如用以確定臨床檢驗指標、身體發育指標的正常值范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