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中華民國二十五年)11~12月,中國軍隊於綏遠省(今劃入內蒙古)東、北地區,抗擊日偽軍進攻的戰役。

  1936年春,日本關東軍侵佔察哈爾省(今劃入河北、內蒙古)北部六縣後,為吞併綏遠,策動德穆楚克棟魯普(即德王)於2月、5月在嘉蔔寺(今化德)先後成立偽蒙古軍總司令部和偽蒙古軍政府,並指使漢奸王英成立“大漢義軍總司令部”,編組偽軍,儲備物資。6月、8月兩次唆使偽軍犯綏,未逞。11月初,由日軍駐嘉卜寺特務機關長田中中隆吉指揮王英軍進至察境的尚義、商都,德王的第1軍進駐張北、廟灘,第7師增兵百靈廟(今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總兵力近1.7萬人,企圖分四路在日軍數架飛機支援下攻占綏遠。綏遠省主席傅作義,在中國共產黨抗日主張的影響和全國人民支援下,先後調集第35軍,騎兵第1、第2師,第205旅,獨立第7旅,另步、炮兵各兩個團,共約3萬餘人。決心以小部兵力和當地民眾武裝堅守要點,主力首先殲擊進犯綏東紅格爾圖偽軍,爾後收復綏北百靈廟。

  11月15日,日軍顧問小濱大佐指揮王英所部約7000人,分兩路進犯。一路近5000人,由偽軍副司令雷中田率領,從南、北、東向紅格爾圖輪番攻擊三日,均被騎1 師第6團和當地民眾武裝擊退。16日,傅令騎1師師長彭毓斌、第218旅旅長董其武率所部和一個炮兵營實施反擊。該部於17日夜由八蘇木集結地進至不浪山,與紅格爾圖以東商都境內偽軍激戰數小時,偽軍被殲一部,潰退商都。彭、董部18日回撤綏境待機。另一路進犯興和縣城的偽軍,也遭守軍反擊,於22日敗退察境。綏東反擊得手後,傅即令騎2師師長孫長勝、第211旅旅長孫蘭峰,指揮所部和一個炮兵營及裝甲車、汽車各20餘輛,圍殲百靈廟由日軍顧問煙草谷指揮的近3000偽軍。24日零時,孫長勝、孫蘭峰部在行進間向百靈廟周圍各山主陣地發起攻擊,奮戰至9時半,偽軍大部被殲,第7師殘部潰退至錫拉木倫廟(即大廟,今紅格爾)和佈拉圖廟。12時,傅令大部撤回二份子等原集結地,小部堅守百靈廟,以示空虛,誘敵來攻,予以殲滅。田中隆吉為挽回敗局,果於28日令王英大部分兩路再攻百靈廟。12月3日,雷中田率約2000人,由錫拉木倫廟乘汽車至百靈廟外圍,發動數次進攻,均遭守軍兩個步兵團抗擊和反擊,被殲過半,雷被擊斃,殘部回竄。同日,王英率騎兵約3000,由土木爾臺(今察哈爾右翼後旗)方向進至烏蘭花(今四子王旗)和武川東北地區,鉗制傅部增援百靈廟,遭騎2師和一個步兵團的阻擊與迎擊。4日,兩個方向的偽軍向錫拉木倫廟敗退。傅為鉗制偽軍予以圍殲,令部隊停止追擊,調整部署。6日,傅部另三個步兵團,分別由察察和烏蘭花向偽軍迫進,配合騎2師等部在黃草窪一帶截斷瞭偽軍退路,包圍猛攻,王英逃走,其在錫拉木倫廟的兩個旅反正,第7師殘部被殲,斃日軍顧問20餘人。傅部10日占領該廟。王英另兩個旅20日在南壕塹起義,戰役結束。

  此役,傅作義部粉碎瞭日偽軍侵占綏遠的企圖,進一步激發瞭中國軍民抗日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