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6~1848年墨西哥抗擊美國入侵的戰爭。亦稱美墨戰爭。美國擴張主義者力圖侵佔墨西哥北部領土(從東至西包括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逐步建立美洲霸權。1835年美國策動德克薩斯美籍種植園主叛亂,1836年建立美國傀儡政權“孤星國”,1845年美政府正式將德克薩斯併入美國。同年美國還策動加利福尼亞美籍移民舉行暴亂。1846年春,美軍進一步侵入墨西哥境內,迫使墨方起而應戰,然後把戰爭責任加諸對方,於同年5月13日正式對墨宣戰。戰爭爆發時,美國陸軍隻隻有8600餘人,但可征集大批志願兵,武器裝備比較先進,有艦隊配合陸軍行動。墨西哥陸軍約3萬餘人,以騎兵為主要突擊力量,士氣旺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人民的支持,但官多兵少,武器裝備落後,沒有艦隊配合。美國為迅速實現其侵略目的,早在正式宣戰前夕就兵分兩路,分別向得克薩斯以南,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進軍,同時出動艦隊封鎖墨西哥沿海,奪取重要港口。

  墨西哥軍隊在困難條件下抗擊入侵之敵。1846年5月8日,M.阿裡斯塔將軍指揮的墨軍,在格蘭德河(得克薩斯南側)北岸帕洛阿爾托地區,同Z.泰勒指揮的美軍激戰。在美軍優勢炮火的壓力下,墨軍被迫南撤。9月,防守戰略要地蒙特雷的墨軍,依托城市建築,頑強抗擊泰勒部隊的進攻,予以重創。至年底,盡管北部大片領土已淪入美國之手,墨西哥並未屈服。美國為迫使墨西哥政府承認既成事實,於1847年春出動軍隊1.3萬餘人,由陸軍司令W.斯科特指揮,向墨西哥中部進犯,奪取首都墨西哥城。墨總統A.L.de聖安納乘美軍主力南下之機,率軍約2.5萬人北上襲擊原屬泰勒的一支留守部隊(約5000人),但指揮不力,在蒙特雷西南佈埃納維斯塔地區,反被兵力占劣勢而火力占優勢的美軍打敗。當美軍進逼墨西哥城時,墨軍利用首都外圍有利地形設防,節節抗擊。先後在塞羅戈多(4月)、丘魯武斯科(8月)、莫利諾-德爾雷伊(9月)以及查普特佩克(9月)等地,英勇抗擊美軍的進攻。9月14日墨西哥城陷落。這時,墨政府不顧人民的反對宣佈投降,但小規模的軍事行動一直繼續到1848年2月雙方簽定和約為止。和約規定墨西哥正式割讓得克薩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給美國。

  戰爭期間,墨西哥人民為反抗美國入侵發揮瞭重要作用。他們在美軍占領區自發地開展遊擊戰,破壞美軍後方交通線,襲擊美國駐軍。首都保衛戰期間,約有1.5萬墨西哥人參加反對美國占領者的鬥爭。人民的反抗分散瞭美國侵略軍的兵力。1847年底,在墨西哥的5萬美軍中約有2萬人用於對付遊擊隊。

  墨西哥進行的是正義戰爭,但缺乏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的領導,中央和地方統治集團的某些人進行叛賣活動,加上軍事上采取消極防禦戰略,不支持人民群眾的武裝鬥爭,因而招致失敗,喪失北部半壁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