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漢初名將。字文淵,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人,戰國時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後裔。新莽末年,任新成(今陝西漢中)大尹。王莽敗亡,依附隴西割據者隗囂,後歸劉秀。在攻隗囂時,馬援曾率部遊說,招降隗囂部將,並堆米以示山川地形(類似沙盤),陳述兩軍形勢,為劉秀取隴作出瞭貢獻。建武十一年(西元35),馬援為隴西太守,率部先後於臨洮(今甘肅岷縣)、允吾(今蘭州西北)攻羌。十七年,任伏波將軍,率部平定交趾郡(約今越南北部)動亂,封新息侯。還師不久,北攻烏桓。後武陵(今今湖南常德)部族起兵反漢,馬援已年逾花甲,仍領兵出戰,於二十五年病亡軍中。他的“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後漢書·馬援列傳》)的名言,為後世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