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清閩東重要港口,清代福建水師基地。位於今福州市東南閩江與烏龍江匯合處。東距入海口約30公裡,為福州外港,福建水陸交通門戶。馬尾地處閩江下遊。江中之羅星山(今已與陸地通連),位居險要,山上建有燈塔、炮臺;山之東西兩側,江寬水深,適宜艦船停泊;閩江兩岸重山環抱,衛護港區,形成天然良港(見圖)。自馬尾東下,閩江進入峽谷,航道狹隘,港路隱伏;沿江兩岸有閩安、長門、五虎、琯頭要塞為之鎖鑰;閩江口外有川石、粗蘆、瑯岐諸島為之屏障,構成堅固海防要區。明永樂年間,,稱太平港,鄭和下西洋船隊在此停泊休整。南明桂王永歷十年(1656),民族英雄鄭成功在此築堡,訓練水師。清同治六年(1867),創辦馬尾船政,辦學堂,造艦船,建炮臺,駐水師。馬尾船廠是中國近代造船工業之先驅,船政學堂成為中國近代第一所海軍學校。中法戰爭中,光緒十年(1884),法艦隊侵入馬尾港,襲擊福建水師,致使福建水師受重創,船廠受損(見馬尾海戰)。

馬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