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上研究和利用地形的一門學科。軍事訓練的共同科目之一。主要研究地形對戰鬥行動影響的規律,軍用地圖和航空、航太像片的識別與應用原理,戰場簡易測量方法以及調製要圖的要領等。

  學科的形成 地形是組織指揮作戰所依據的重要條件,影響部隊作戰行動的基本因素之一。利用地形為歷代軍事傢所重視。中國春秋末期軍事傢孫武說:“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孫子·地形篇》並列舉瞭作戰中經常遇到的通、掛、支、隘、險、遠等六種地形,指出瞭利用各類地形的原則。孫武的這些論述從不同角度說明瞭地形與作戰的密切關系,強調將帥要重視對地形的研究和利用。《漢書·蕭何傳》載: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沛公至咸陽……(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禦史律令圖書藏之。沛公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得秦圖書也。”隨著現代戰爭的突發性增大,戰場范圍擴大,參戰軍種、兵種多,部隊機動能力提高,研究利用地形愈益顯得重要;加之軍事測繪成果的不斷豐富,軍事地形學逐漸發展為一門專門學科,並成為軍事訓練的一門重要科目。中國人民解放軍將軍事地形學列為軍事院校教育和部隊訓練(見軍事訓練)的重要內容,出版有《軍事地形學》專著。蘇軍列為軍官必修課,多次出版《軍事地形學》。美軍出版有《地形分析》和《識圖》,並列入野戰教范。

  研究的內容 主要有六個方面:①分析地形。就是分析地貌、水系、道路、居民地和土壤植被等地形要素,判斷其對部隊運動、觀察、射擊、隱蔽和偽裝的影響,工事構築條件,以及對核、化學武器襲擊的防護性能(見核、化學、生物武器防護)等,從而達到正確利用地形、趨利避害的目的。各種地形要素對作戰行動影響程度的大小,取決於它的性質和特點。如地貌,主要是地面起伏程度和山脈走向、斜面坡度、制高點位置和作用;水系,主要是江河寬度、水深、流速、底質、通航能力及障礙程度;道路,主要是鐵路、公路的質量、數量、方向和通行能力等。判斷運動條件,是通過研究道路狀況、地貌特點、江河障礙和土壤植被性質,明確戰鬥車輛的通行程度以及地形對運動速度的影響;判斷觀察條件,是通過研究地貌起伏大小、居民地和植被的疏密,確定戰場能通視與不能通視地區;判斷射擊條件,是通過研究地貌起伏程度、斜面形狀和防界線的位置,為明確各種火器任務、劃定射擊地線和選擇有利發射陣地提供依據;判斷地形的防護性能,是通過研究地貌特點和植被性質,找出對防禦和減弱核、化學武器殺傷破壞作用有利的地形。②識圖用圖。包括地形圖、海圖、航空圖和影像地圖的識別與使用,其中主要是介紹地形圖的基本知識和尋求使用地形圖的正確方法。識圖,側重研究地形圖的測制原理、數學基礎和地形要素的表示方法。用圖,側重研究現地應用地圖的方法。③判定方位。是研究在現地如何辨明東西南北方向,明確站立點與周圍地形的關系位置。其方法有:利用指北針、北極星、太陽和時表判定,依據地物特征、導向設備判定,還有利用地圖和航空像片判定等。掌握這些方法是正確利用地形,保證順利完成作戰任務的前提條件。④簡易測量。是研究快速測定戰場目標的距離、高度、地面坡度和角度(水平角和垂直角)的方法。主要有目測、步測和用簡便器材(臂長尺、指北針和望遠鏡)測。掌握這些方法,對簡易測圖、確定射擊諸元和現地研究地形都有很大幫助。⑤調制要圖。是研究現地和利用地圖調制要圖的方法要領,包括測繪地形略圖和標繪戰術情況。通常利用地圖或航空像片先調制成地形略圖再標繪戰術情況;有時在現地將地形和戰術情況調制成要圖。這是分隊指揮員和參謀人員必須具備的一項業務技能。⑥像片判讀。研究航空、航天像片判讀的理論和實際問題。包括航空攝影的方式(如垂直、傾斜攝影),像片的種類(如黑白、彩色或假彩色像片),目標在像片上的影像特征(如目標的形狀、大小、顏色、陰影、紋形、相關位置和活動痕跡)以及判讀方法(如目視判讀、計算機識別)等,為準確識別地形和軍事目標提供判讀依據。

  軍事地形學所研究的內容,都是圍繞研究利用地形而選定的。隨著現代戰爭的需要和軍事測繪技術及其新成果的不斷發展,特別是地圖品種的增多,將為軍事地形學增添新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