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若幹個師、旅及戰鬥、勤務保障部隊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通常隸屬於軍區(方面軍)。為戰役戰術兵團。一般在上級編成內遂行作戰任務,亦可獨立作戰。依任務、裝備和編成分為陸軍(步兵)軍、坦克軍、空軍軍、空降軍等。

  中國古代曾以軍泛指軍隊,或以軍為軍隊最高建制單位,但人數多少不一。春秋時期,各大諸侯國多設上、中、下、(或左、中、右)三軍;後來,晉國擴至六軍,吳國擴至五軍。每軍一般轄五個師,編12500人,齊國的軍轄5個旅,編一萬人人。隋煬帝時,軍曾轄步兵團、騎兵團、輜重團各4個,約2萬人,北宋,以5營為軍,編2500人。明朝,以5哨為軍,編3000餘人。太平天國,以5師為軍,編1.3萬餘人。清末,新軍以2鎮為軍。1912年,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統一軍隊組織名稱時,軍轄3個師,近5萬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初創時,軍沒有統一的編制和番號。1930年,全國紅軍代表會議決定,各地紅軍統一按軍團、軍、師、團等序列編制,軍隸屬於軍團,一般轄3個師。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和新編第四軍。解放戰爭時期,全軍各戰略區的部隊整編為野戰縱隊及野戰旅,1948年11月各野戰縱隊改為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組建瞭空軍軍、空降軍等。

  在世界其他國傢,18世紀初,法、俄等國陸軍在戰時組建瞭軍。後來,法國拿破侖一世最先組建瞭騎兵軍。19世紀,許多國傢將步兵軍和騎兵軍列為固定建制單位,通常轄2~4個師,多達5萬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些國傢還出現航空兵軍、空降軍、突擊炮兵軍、摩托化(機械化)軍、坦克軍等。20世紀80年代初,一些國傢軍隊仍保留軍作為高級建制單位。蘇軍的軍各轄2~3個摩托化步兵師及其他保障部隊。美軍的軍沒有固定的編制,通常轄2~5個師、1個獨立旅、3~6個炮兵旅(其中1個導彈旅)、1個工兵旅、1個通信旅、1個電子戰情報旅、1個防空群、1個航空群和後勤支援部隊,編6~2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