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晉察冀軍區部隊、第120師一部,在河北省淶源縣城東南黃土嶺地區,對日軍進行的一次伏擊戰。1939年10月下旬,日軍華北方面軍調集2萬餘人對晉察冀邊區進行冬季大“掃蕩”。11月3日,由北線淶源城出動的日軍獨立混成第2旅團第1大隊,在“掃蕩”中被八路軍殲於雁宿崖地區。該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不待集結於易縣、滿城、完縣、唐縣等地日軍出動配合,就於4日淩晨親率第2、第4大隊1500餘人,再次由淶源城向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腹地雁宿崖、銀坊、管頭頭急進,企圖尋殲晉察冀軍區部隊主力。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於雁宿崖殲滅戰後,針對日軍每遭殲滅急於報復的特點,令部隊隱蔽待機。當淶源日軍出動後,聶榮臻即令第1軍分區司令員楊成武統一指揮第1、第3、第25團、遊擊第3支隊及第3軍分區第2團,第120師特務團、第715團等部,予進犯的日軍以殲滅性打擊。

  日軍進至張傢墳、雁宿崖、三岔口一線,遊擊第3支隊和第1團各一部與日軍保持接觸,並節節抗擊、誘敵深入。第715、第25團、遊擊第3支隊各一部前出至淶源城東五回嶺、浮圖峪和城西北石佛及城南插箭嶺一帶襲擾迷惑日軍。6日,日軍進抵黃土嶺,並有繼續東犯征候。楊成武依據軍區首長意圖,決心利用黃土嶺以東寨頭至上莊子狹谷有利地形設伏。遂以第1團並加強分區炮兵連占領寨頭西北、西南陣地;第3團占領上莊子西南陣地;第2團占領黃土嶺東北陣地;特務團由神南莊北上,從第3團方向加入戰鬥。7日,日軍向上莊子、寨頭方向攻擊前進,當其全部進入八路軍伏擊地域時,八路軍伏擊部隊突然發起猛攻,日軍猝不及防,戰至傍晚被殲過半,餘部被壓至谷底。炮兵連向日軍連發數炮,阿部規秀中將被擊斃。是夜,日軍連續突圍10餘次,均被擊退。蔚縣、易縣、滿城、唐縣、完縣日軍相繼多路出動,也向黃土嶺增援。8日晨,被圍日軍在5架飛機掩護下,向司各莊、雁宿崖方向突圍。八路軍給突圍日軍再次殺傷後,主動撤出戰鬥。

黃土嶺戰鬥

八路軍兵連炮擊日軍及日本《朝日新聞》的有關報道

  這次戰鬥,殲滅日軍900餘名,擊斃阿部規秀中將。日本《朝日新聞》撰文稱:“中將級指揮官陣亡,皇軍成立以來不曾有過”,“護國之花凋謝瞭”。黃土嶺戰鬥沉重打擊瞭侵華日軍的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