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略

  平江起義領導人。字漢魂。1898年1月24日生於湖南省湘鄉縣一個塾師傢庭。早年參加湘軍。1922年考入湖南陸軍軍官講武堂,畢業後回湘軍任連長。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在攻佔武昌城等戰鬥中立有戰功。同年底到廣州入黃埔軍校高級級班學習。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12月參加廣州起義。後回湖南任國民革命軍獨立第5師隨營學校副校長、第3團第3營營長,在官兵中宣傳革命思想。1928年7月,同彭德懷、滕代遠等領導平江起義,任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第13師第4團黨代表。後任第2大隊大隊長,湘鄂贛紅軍遊擊支隊支隊長,在彭德懷、滕代遠等率5軍主力赴井岡山時,留在平江、瀏陽一帶領導開展遊擊鬥爭,創建湘鄂贛革命根據地。1929年升任第5軍副軍長。1930年1月調任第6軍(後改為第3軍)軍長,在贛西南地區領導發動群眾,發展革命武裝,使分散的遊擊區連成一片,成為大塊的革命根據地。毛澤東曾詠贊:“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在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三次反國民黨軍“圍剿”中,執行誘敵深入的戰略方針,率領第3軍英勇作戰,在龍岡擊退敵第18師的連續進攻,在中洞、九寸嶺地區配合第4軍殲滅瞭敵一個師和一個旅的大部,在老營盤殲滅敵一個旅。1931年9 月參加方石嶺戰鬥後,在吉安東固六渡坳遭敵機襲擊,身負重傷犧牲。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曾決定,在中央蘇區設置公略縣,修建“公略亭”,將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步兵學校命名為公略步兵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