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察冀野戰軍一部對察哈爾省南部、綏遠省東部地區國民黨軍的進攻戰役。1948年初,華北國民黨軍繼續集中主力於北平(今北京)、天津、保定地區,採取“以主力對主力”的戰法,對抗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攻勢。人民解放軍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楊得志、政治委員羅瑞卿,遵照中共中央軍委關於把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和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殲滅敵人的指示精神,以第1、第6縱隊為左翼兵團,第2、第3、第4縱隊為右翼兵團,向國民黨軍兵力空虛的察南(今張傢口南部)地區發起進進攻。另以野戰軍和地方武裝各一部偽裝主力部隊,積極活動於北平、保定之間和天津周圍地區,掩護主力部隊向察南挺進。

  3月20日夜,晉察冀野戰軍左翼兵團向陽高、天鎮,右翼兵團向廣靈、蔚縣、陽原等地攻擊,至24日,殲滅上述地區國民黨軍補訓第6師等部1.5萬餘人,切斷瞭大同、張傢口之間的交通。華北國民黨軍判斷晉察冀野戰軍將進攻張傢口,遂將第35軍、暫編第4軍等部10個師(旅)由北平等地區調至柴溝堡、下花園一線,並企圖以6個師與駐大同的1個師協同,東西夾擊解放軍於天鎮、陽高地區。晉察冀野戰軍為誘使國民黨軍分散,創造戰機,右翼兵團在陽原地區待機,左翼兵團於25日自天鎮地區向綏遠(今屬內蒙古自治區)進攻,至4月6日,連克豐鎮、和林格爾等城鎮,逼近歸綏(今呼和浩特)城。華北國民黨軍果以5個師(旅)自張傢口地區西援,5日進至卓資山、集寧等地。晉察冀野戰軍在達到調動國民黨軍的目的後,迅速令右翼兵團於7日向進入天鎮、懷安地區之國民黨軍暫編第4軍等部發起進攻。西援之國民黨軍第35軍等部又倉皇返回到張傢口地區。9日,戰役結束。此役,計殲國民黨軍1.8萬餘人,解放察南1.3萬平方公裡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