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唐武德二年(619)十一月至三年四月,李世民軍對劉武周軍在柏壁(今山西新絳西南)進行的一次由防禦轉入反攻的作戰。

  劉武周原是隋馬邑(今山西朔縣)鷹揚府校尉,於隋大業十三年(617)依附突厥被立為定楊可汗;後引突厥兵攻取瞭唐境榆次、平遙(均屬今山西)等地,對太原(今太原西南)形成瞭包圍態勢。武德二年六月,劉武周派大將宋金剛率兵3萬進攻太原未克;九月,自領兵進逼太原。唐並州都督李元吉逃奔長安(今西安),太原失守。唐高祖李李淵為瞭挽回河東敗局,曾幾次出兵,都為劉武周所敗。劉武周命宋金剛乘勝引兵南下,進逼絳州(今山西新絳),威脅關中。自稱魏王的夏縣(今屬山西)民呂崇茂與占據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的原隋將王行本,見勢也和劉武周相呼應。關中震驚。李淵派永安王李孝基等率兵進擊呂崇茂,又允秦王李世民所請,命其率精兵3萬收復失地。

  十一月,李世民率兵自龍門(今山西河津西)趁冰堅渡過黃河,屯兵柏壁,與宋金剛軍相持,並同固守絳州的唐軍形成犄角之勢,使宋金剛軍不得前進。李世民認為,劉武周占據太原,宋金剛孤軍深入,軍無蓄積,利在速戰;唐軍宜閉營養銳以挫其鋒,分兵沖其心腹,待其糧盡計窮撤走時,再行出擊。於是,命總管劉弘基率兵2000由隰州(今山西隰縣)奔浩州(今山西汾陽)截斷宋金剛糧道;派小部隊尋機襲擾其後方,主力則厲兵秣馬,堅壁不戰。十二月,宋金剛先後派部將尉遲敬德、尋相率軍支援呂崇茂和王行本,李世民兩次出動精兵截擊於美良川(今山西聞喜南)和安邑(今山西運城東北)。因唐軍獲勝,諸將請求出戰,李世民仍堅持待機而動。三年正月,蒲州王行本降唐。二、三月間,劉武周兩次派兵攻潞州(今山西長治)、浩州,均被唐軍擊退。此時,浩州唐將張德政襲斬護運糧餉的劉武周部將黃子英,占領瞭介休(今屬山西)與平遙之間的張難堡。

柏壁之戰

  宋金剛軍和唐軍在絳州與柏壁之間相持近半年。宋金剛軍由於糧秣斷絕,遂於四月十七,以尋相部為後衛向北撤軍。李世民率軍跟蹤追擊,至呂州(治今山西霍縣),大敗尋相。繼而乘勝追殲,一晝夜行200餘裡,至雀鼠谷(介休西南),追上宋金剛軍,一日八戰皆勝,俘斬數萬人。追至介休,宋金剛軍尚有兵2萬,背城佈陣。李世民派總管李世駐等出擊,自率精騎抄其陣後,前後夾擊,宋金剛大敗而逃。尉遲敬德、尋相以介休、永安(即霍邑,介休南)兩城降唐。劉武周、宋金剛逃往突厥,後為突厥所殺。唐軍收復太原後,又回師攻克夏縣。

  此戰,李世民後發制人,待機破敵,窮追猛打,連續作戰,終獲全勝。唐軍奪回河東,對鞏固關中,進而爭奪中原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