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伸入歐洲大陸北部的內海。介於瑞典、芬蘭、蘇聯、波蘭、民主德國、聯邦德國和丹麥等國之間。面積41.9萬平方公裡。一般水深40~100米,最深470米。西經丹麥諸海峽或基爾運河出北海通大西洋,東經白海-波羅的海運河出白海達北冰洋,是貫通北歐的國際海運航道,華沙條約組織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地區,戰略地位重要。

  中世紀初,波羅的海開始成為斯堪的納維亞人和斯拉夫人的通商要道。16~17世紀,隨著歐洲經濟的迅速速發展,爭奪制海權的鬥爭日趨激烈,相繼發生戰爭,主要有:1558~1583年俄國對立窩尼亞騎士團、瑞典、波蘭和立陶宛的立窩尼亞戰爭,1563~1570年丹麥對瑞典的北方七年戰爭,1611~1613年卡爾馬戰爭,1655~1660年瑞典與波蘭的北方戰爭等。17世紀中葉,瑞典奪得在波羅的海的霸權地位。在1700~1721年俄瑞(典)北方戰爭和1808~1809年俄瑞(典)戰爭後,沙俄取代瑞典在波羅的海的霸權地位。19世紀末,德意志帝國企圖把波羅的海變為自己的內海,鑿通基爾運河,並建起海軍艦隊和海岸基地。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波羅的海成為重要戰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波羅的海艦隊和華沙條約組織聯合艦隊控制大部分海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丹麥控制西部出海口,兩大軍事集團在這一地區屯集重兵,建立大量軍事基地。現沿岸主要海軍基地和港口有:蘇聯的列寧格勒、喀瑯施塔得、塔林、裡加、利耶帕亞、波羅的斯克、加裡寧格勒;波蘭的格但斯克、格丁尼亞、什切青;民主德國的羅斯托克、薩斯尼茨;聯邦德國的基爾、呂貝克;丹麥的哥本哈根;瑞典的斯德哥爾摩、馬爾默、諾爾雪平、呂勒奧;芬蘭的赫爾辛基、科特卡、圖爾庫。

  波羅的海大致呈狹長形,西南—東北向。海底地形切割強烈,海盆較多;北部崎嶇,南部平坦。南岸和東南岸地勢低平,大部為瀉湖型低沙地;北岸主要是巖礁型高地和陡壁。海岸線蜿蜒曲折,港灣和島嶼眾多。較大的海灣有波的尼亞灣、芬蘭灣和裡加灣,較大的島嶼有奧蘭群島、蒙海峽群島、博恩霍爾姆島、哥得蘭島、厄蘭島、薩列馬島、希烏馬島和呂根島。有涅瓦河、西德維納河(道加瓦河)、涅曼河、維斯瓦河、奧得河等250條河流註入。平均氣溫:1月南部-1.1℃,中部-2.3℃,北部-5~-10.3℃;7月南部17.5℃,中部16.5℃,北部15.6~17℃。平均表層水溫:冬季1~3℃,沿岸0℃以下;夏季18~20℃。海水鹽度:西部11‰,中部6~8 ‰。結冰期:丹麥諸海峽為16~45天,波的尼亞灣沿岸水域達210天。潮汐為半日潮和日潮,潮差0.04~0.1米。春夏盛行東風,秋冬盛行西北風。年平均降水量:北部約500毫米,南部600毫米以上。冬春兩季南部和中部海面多霧,年平均霧天59天。海流呈逆時針方向。海域是重要漁場,海底富藏石油。沿岸國傢造船業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