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尼采

  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傢,"超人哲學"和"權力至上"學說的創始人。1844年10月15日生於呂岑附近的勒肯的一個牧師傢庭。1858年就讀於普福達寄宿學校。1864年入波恩大學攻讀神學和古典語言學,不久捨棄神學,轉入萊比錫錫大學。1869~1879年在瑞士的巴塞爾大學任古典語言學和哲學教授。1879年因病放棄教授職。1889年神經錯亂,1900年8月25日卒於魏瑪。

  尼采的哲學觀點反映形成中的壟斷資產階級的願望和要求,以唯意志論、非理性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為特征。宣稱客觀世界及其規律性都是幻景,權力意志是一切客觀事物的本源,是自然界和社會的決定力量。提倡“自我肯定”和主觀戰鬥精神,強調進化就是權力意志實現自身的過程,認為人生的目的在於發揮權力,“擴張自我”。宣揚“超人”哲學,認為隻有“超人”才具有握取權力的意志,這些“超人”是不受道德束縛和自身影響的統治階層的精華人物,普通人隻是超人實現權力意志的工具。尼采公開宣揚強權和戰爭,反對革命的工人階級,其反動觀點成為法西斯思想的直接前驅。主要著作有《悲劇的誕生》(1872)、《紮拉圖斯特拉如是說》(1883~1885)、《善惡之彼岸》(1886)、《道德體系論》(1887)等。死後其妹整理出版其筆記,取名《權力意志》(1901,1906),對研究尼采思想很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