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閔采爾

  德意志宗教改革和1524~1525年農民戰爭領袖。生於哈茨的施托爾貝格。中學時代,組織過反對諸侯和天主教會的秘密團體。先後就學於萊比錫大學和奧得河畔法蘭克福大學,獲文學碩士和神學博士學位。精通拉丁文、希臘文和希伯來文文,並受到人文主義思想影響。1513年任哈雷修道院見習神甫。後在阿舍斯萊本、不倫瑞克當過神甫、修道院院長和中學教師。1517年10月M.路德提出《九十五條論綱》後,閔采爾積極擁護路德的主張但較路德激進。常到一些地方去開展反天主教會的鬥爭。1520年經路德介紹在茨維考任牧師。這期間,他同人民中間流傳的再洗禮派關系密切。當路德逐漸倒向諸侯時,閔采爾便同他公開決裂。1521年夏,閔采爾被迫離開茨維考,輾轉到達佈拉格,贏得捷克胡斯派中的塔博爾派支持。同年底,他發表《佈拉格呼籲書》,號召用暴力實現社會變革。1522年回國,任阿爾斯特德鎮牧師,逐漸形成革命的宗教和政治理論。他抨擊諸侯和天主教會,建立基督教同盟組織,使阿爾斯特德成為下層人民運動的中心。

  閔采爾是宗教改革運動中的激進派領袖,提出與路德不同的宗教和政治主張,否認《聖經》是唯一的和無誤的啟示,傳佈一種泛神論,這種理論個別地方接近無神論。他認為信仰就是理性,存在於人體之中;每個人,包括非基督教徒,都能通過自己的理性升入天堂;基督教徒的使命是在現世建立天堂。他的政治綱領主張經過暴力革命“大震蕩”建立沒有私有財產、沒有階級差別、沒有與人民群眾相對立的國傢政權的理想社會。他的理論帶有空想的性質,超出瞭時代的要求,但為當時德意志人民的反封建鬥爭提供瞭強有力的思想武器。

  1524年底,閔采爾在德意志南方起義農民中,做瞭大量宣傳組織工作。1525年初,他直接領導圖林根和薩克森的農民起義,把16世紀德意志農民戰爭推向頂點。5月16日,農民軍在弗蘭肯豪森附近被諸侯聯軍擊潰,閔采爾受傷被俘,同年5月27日遭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