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譯摩耶佛塔碑銘,意譯碧塔碑銘。緬甸蒲甘王朝最有價值的碑銘之一。1911年在蒲甘附近發現。碑文拓本現藏於蒲甘博物院。1112年緬王江喜佗臨終時,其子耶娑鳩摩為其父祝禱,豎立此碑,勒鐫銘文。碑為四方石柱,每面鐫刻一種文字,即巴厘文、孟文、驃文和緬文。其內容完全相同,均為記敘江喜佗生平事蹟,蒲甘王朝以前和蒲甘諸王在位年代及有關賜給王妃單浮羅三村奴隸的記載,對研究緬甸的歷史、語言有重大價值。在歷史方面,提供瞭蒲甘國王在位的確切年代、事蹟和還殘存奴隸制等記載;在文文字方面,提供瞭解釋失傳的驃文的方法。驃文在1911年以前尚為人們難解之謎,發現此碑文後,可以參照其他文字的解釋,有瞭索解之方。妙悉提佛塔碑銘表明當時巴利文、孟文、驃文和緬文4種文字同時並用。特別是緬文的出現,標志著緬族勢力的日漸強大及其文化的發展。從妙悉提佛塔碑銘開始,緬甸歷史始有緬甸文字的記載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