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在唯心史觀基礎上的嚮往理想社會的社會主義學說。它批判資本主義制度,企圖在脫離現實的情況下,建立一個沒有階級對立的新社會。亦稱“烏托邦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經濟尚未充分發展,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鬥爭尚未充分展開時期的一種社會思潮。在有關著作中,有時依其是否主張生產資料公有把科學社會主義誕生前的各種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區別為空想社會主義和空想共產主義;有時統稱為空想社會主義,泛指盛行於16~19世紀中葉的各種空想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學說。

  發展過程 在資本主義逐步發展終於取代封建制度的過程中,逐漸暴露出資本主義隻不過是剝削、壓迫勞動群眾的一種新制度。作為揭露和反對這種剝削、壓迫的理論表現的社會主義學說也隨之出現和傳播開來。由於時代條件的限制,社會主義學說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不能不陷於空想。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學說的發展史可追溯到英國T.莫爾於1516年寫成的《關於最完美的國傢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書》(簡稱《烏托邦》)。該書以文學虛構方式描繪理想的公有制社會,譴責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罪惡,反映勞苦大眾對未來的憧憬,揭開瞭近代空想社會主義史的最初篇章。16世紀德意志農民戰爭領袖T.閔采爾的“千年天國”在宗教色彩掩蓋下表達早期無產者消滅剝削壓迫的願望,並以實際的戰鬥留下瞭革命的傳統。在17世紀,意大利的T.康帕內拉和法國的D.維拉斯先後用對“太陽城”和“塞瓦蘭國”的描述,表現對共有共享的美好社會的構想。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掘土派領袖G.溫斯坦利的空想社會主義則同勞苦大眾要求消滅土地私有的實際鬥爭相結合,所著《自由法》是以立法方式表述建立新社會設想的先聲。進入18世紀,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人物主要出現在資本主義經濟逐步發展,階級鬥爭錯綜復雜的法國。早期有《遺書》作者J.梅利埃,其後有《自然法典》、《論法制或法律的原則》等著述的作者摩萊裡和G.B.de馬佈利。他們的理論比以前對理想社會作虛幻描繪或帶有宗教神秘色彩的空想社會主義前進瞭一步,把理性論貫徹到對資本主義的批判和對共產主義的理論探索中,並試圖將設計的新社會藍圖法律化和制度化。18世紀末平等派運動領導人 F.-N.巴貝夫是這一階段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反映法國下層群眾對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果不滿,要求實現社會平等,消滅階級,主張通過密謀組織武裝奪取政權,實行“人民專政”。16~18世紀末期的空想社會主義仍具有明顯的平均主義和禁欲主義色彩。在大工業生產在歐洲日益發展,兩大階級對立日益顯露,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已經發生的條件下,19世紀初,法國的C.-H.de聖西門、F.-M.-C.傅立葉和英國的R.歐文這三大思想傢把空想社會主義推向新的高峰。他們的“批判的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不僅對資本主義的矛盾和弊端作瞭廣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而且努力探求這些矛盾和弊端的根源,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作瞭有力的抨擊。他們對舊社會的改造和新社會的設計提出許多光輝構想:如消滅城鄉之間的對立,把國傢變成單純管理生產的機構以及對社會歷史的看法等,包含可貴的辯證法因素。但是,他們不承認階級鬥爭,企圖向包括統治階級在內的全社會呼籲,以宣傳和示范方法來實現其主張。19世紀30~40年代還出現過法國的É.卡貝、T.德薩米、L.-A.佈朗基和德國的W.魏特林等人的空想社會主義。他們更多地受到工人運動的直接影響,其中魏特林和佈朗基曾經是工人運動的著名領袖。他們的思想和活動有一些新的特點和建樹,但未超出空想社會主義的范疇。

  歷史進步作用及其局限性 空想社會主義作為一種不成熟的理論,是和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生產狀況、不成熟的階級狀況相適應的。它對資本主義的矛盾和弊端的揭露批判,啟發瞭成長中的無產階級的覺悟,其消滅階級對立、建立沒有剝削、壓迫的新社會的見解,為科學社會主義提供瞭寶貴的思想來源。空想社會主義者在思想上仍然受到歷史唯心主義支配,在不同程度上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看成天才頭腦的發明、理性和正義的體現。相信天才創造歷史,希望理性統治世界,始終不能正確認識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他們中的大多數並不把自己看做是無產階級的代表而看做是全人類的代表。某些人雖然承認階級鬥爭並自命代表無產階級,但仍然相信隻要通過少數革命者的密謀就可以實現革命,始終未能正確認識無產階級的偉大歷史使命。

  空想社會主義既和科學社會主義有本質的區別,它的優秀成果,特別是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的空想社會主義,又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之一。它曾經在歷史上起過進步的作用。但它的意義又同歷史的發展成反比,在科學社會主義誕生以後,宣揚和堅持空想社會主義就成為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參考書目

 中共雲南省委黨校編:《空想社會主義參考資料》,雲南人民出版社,昆明,1959。

 吳易風:《空想社會主義經濟學說簡史》,商務印書館,北京,1975。

 吳易風:《空想社會主義》,北京出版社,北京,1980。

 山東大學等八院校編寫組編:《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史》(第2版),浙江人民出版社,杭州,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