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人民反對天主教會和德意志皇帝、封建貴族的民族解放戰爭。戰爭爆發的直接導火線是J.胡斯遇害,故名。從12世紀起,德意志封建貴族和天主教會勢力侵入捷克,對捷克人民實行階級、民族和宗教的三重壓迫。同時也損害瞭捷克中小貴族和城市中產階層的利益,引起捷克民族的不滿。捷克人民的鬥爭鋒芒首先指向瞭封建教會,15世紀初,以胡斯為首的宗教改革傢批判天主教會,主張實行宗教改革,反映瞭捷克人民的願望與要求,受到廣泛支持和擁護。1412年,羅馬教皇派人到捷克販賣贖罪券,受到胡胡斯等人的尖銳抨擊。佈拉格群眾舉行抗議示威,遭殘酷鎮壓。胡斯被逐出佈拉格。1415年7月6日、康士坦斯宗教會議處死胡斯,進一步激起瞭捷克民族的義憤。人民群眾在胡斯派教士的號召下,決定“舉起寶劍”為胡斯報仇,保衛“上帝的正義”。數以萬計的農民匯集到南捷克魯日尼采河口,按照聖經傳說,建立起營寨,即塔博爾,舉起義旗,並在那裡進行瞭“理想天國”的原始共產主義公社的實驗。1418年,羅馬教皇馬丁五世發佈聖諭,粗暴攻擊和反對捷克人民,使矛盾進一步激化。1419年7月30日,在J.哲裡夫斯基教士的領導下,佈拉格群眾舉行起義。起義群眾接管瞭市政機構,將德意志貴族和教士“扔出窗外”,沒收瞭他們的財產。其他城市和廣大農村紛紛響應,胡斯戰爭爆發。胡斯戰爭參加者分為兩大派,代表農民和城市平民的塔博爾派於1420年7月提出《佈拉格十二條款》,要求消滅等級特權、取消封建捐稅和農奴義務;沒收教會和貴族的土地分配給農民;否認正統的教會教義和教會組織,要求建立沒有等級的自由的民族教會公社;要求廢除私有財產,實行財產公有;要求廢除王權,建立共和國。代表捷克封建貴族和城市中產階層的聖杯派於1420年8月提出《佈拉格四條款》,要求“教會財產還俗歸公”,但不願觸動封建制度,隻希望取代德意志貴族和天主教會的統治地位。為瞭鎮壓胡斯革命,1420年春,由羅馬教皇馬丁五世發起,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斯蒙德親自統率,糾集瞭歐洲各國10萬“十字軍”對胡斯革命軍發動瞭征剿。胡斯革命軍在統帥J.傑士卡(約1360~1424)指揮下,在佈拉格近郊維特科夫山大敗“十字軍”。此後,又先後於1422年的涅曼茨戰役和1424年的馬萊紹夫戰役、1426年的烏斯基戰役、1427年的塔霍夫戰役擊潰瞭“十字軍”的第2、3、4次征剿。1424年傑士卡陣亡後,大普羅科普率領胡斯革命軍主動出擊,向西裡西亞、巴伐利亞、弗蘭哥尼和薩克森進軍,並於1429年重新發動瞭對德意志本土的攻勢。1431年由紅衣主教約紮裡尼親自指揮,組織瞭“十字軍”第5次征剿。多馬日利采一戰,“十字軍”全線潰敗,歐洲反動勢力無法用軍事手段鎮壓胡斯革命,轉而采用外交和宗教手段,企圖利用塔博爾派與聖杯派的矛盾分裂胡斯革命軍,各個擊破。巴塞爾宗教會議於1433年邀請胡斯革命軍代表舉行談判,滿足瞭“聖杯派”提出的《佈拉格四條款》的部分要求,同“聖杯派”秘密簽定瞭《巴塞爾協定》,同意已被沒收的教會財產“維持現狀”,不再歸還教會;俗人領聖餐時可以用聖杯飲酒。“聖杯派”轉而同教皇和德意志皇帝勾結,共謀鎮壓塔博爾派。1434年5月裡旁戰役中,塔博爾派軍隊戰敗。1436年7月在伊赫拉伐正式公佈瞭《巴塞爾協定》,“聖杯派”首領波傑佈拉迪的喬治即位為捷克國王,封建勢力復辟。塔博爾派最後一支武裝羅加奇支隊於1437年被殲,戰爭最後失敗。胡斯戰爭沉重打擊瞭德意志封建主和天主教會勢力,使捷克在一定時期內脫離神聖羅馬帝國,保持獨立的政治地位。它對促進捷克民族語言和文化的發展,重新建立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密切聯系有重要意義,也對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運動有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