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1574年柏柏爾人在突尼斯建立的王朝。13世紀,柏柏爾人的阿爾穆瓦希德王朝分裂為3個國傢。統治今突尼斯地區的長官阿佈·紮卡裏亞·葉海亞於1228年宣佈獨立,建立哈夫斯王朝。其疆域除今突尼斯外,還包括的黎波裡塔尼亞和阿爾及利亞的部分領土。“哈夫斯”原是部落名,建立國傢後沿用該名。

  哈夫斯王朝初期,屢遭外來民族的入侵。阿佈·法裏斯國王統治時期,擊敗瞭入侵者,發展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生產,經濟比較繁榮。凱魯萬、突尼斯斯城、加貝斯和斯法克斯等成為當時著名的城市,貿易相當活躍。突尼斯同北非、中非和東非,甚至同歐洲的意大利、西班牙建立瞭貿易關系。文化也得到發展。首都突尼斯城新建瞭許多宮殿和清真寺,開辦新的學校。哈夫斯王朝的政治影響擴大到北非的大部分地區,成為馬格裡佈3個國傢中最強盛的國傢。

  1270年哈夫斯王朝打敗瞭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發動的“十字軍遠征”;1390年再次打敗瞭法王查理六世發動的征服戰爭。14~15世紀,馬格裡佈各國間不斷發生掠奪戰鬥,削弱瞭各自的力量。1535年,突尼斯淪為西班牙的藩屬。西班牙人任意侵占突尼斯人的土地,壟斷貿易,排擠當地人的商業活動,強制信仰基督教等,激起瞭突尼斯人的強烈憤恨。土耳其人乘機向突尼斯擴張。1574年,奧斯曼帝國占領突尼斯,哈夫斯王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