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恩格斯

  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K.馬克思的親密戰友,國際無產階級的領袖。1820年11月28日出生於德國萊茵省巴門市(今烏培塔爾市)一個紡織廠主傢庭。少年時就學於巴門市立學校,1834年轉入愛北斐特理科中學。1837年其父父堅持要他輟學經商,1年後到不來梅一傢商行供職。當時德國正面臨民族統一和民主革命的任務,恩格斯被民主主義的政治思想所吸引,同青年德意志運動發生聯系。1839年春,在該派機關刊物《德意志電訊》發表《烏培河谷來信》,揭露封建專制制度和宗教虔誠主義的黑暗,傾註瞭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由革命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的轉變 1841年9月,恩格斯到柏林服兵役。並在柏林大學聽課,研究黑格爾哲學,參加青年黑格爾派的活動。1841年底和1842年初寫出《謝林與啟示》等3篇文章,抨擊為普魯士政府服務的哲學傢F.W.J.von謝林,維護G.W.F.黑格爾的辯證法和青年黑格爾派從事進步活動的功績,在德國哲學界引起轟動,在國外也有強烈反響。這時,恩格斯在政治上和世界觀上雖然是一個民主主義者和唯心主義者,但他重視革命實踐,重視理論和實踐的統一。在實際鬥爭中,逐步意識到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同德國現實之間的矛盾,再加上L.A.費爾巴哈《基督教的本質》一書的影響,他開始向唯物主義者轉變。

  1842年11月,恩格斯到英國曼徹斯特的歐門-恩格斯棉紡廠當職員,接觸到真正的產業無產階級。他和工人交往,參加他們的集會和鬥爭,並同憲章運動領袖建立聯系。為認識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和無產階級解放的條件,恩格斯進行大量的科學研究工作。他分析英國的社會狀況,研究資產階級經濟學傢以及空想社會主義者的著作,為憲章運動機關報《北極星報》和馬克思主編的《萊茵報》撰稿。1844年3月,在《德法年鑒》上發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和《英國狀況-評托馬斯·卡萊爾的〈過去和現在〉》兩篇文章,以社會主義觀點考察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指明一切弊端都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統治的結果,論述社會主義革命和消滅私有制的不可避免性,批判英國歷史學傢T.卡萊爾的唯心史觀,初步論述瞭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這清楚地表明恩格斯已經完成由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由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的轉變。

  與馬克思合作創立和豐富馬克思主義 1844年8月,恩格斯在回德國途中拜訪僑居巴黎的馬克思,兩人建立瞭深厚的友誼,決定為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制定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而奮鬥。同年9月,與馬克思合寫《神聖傢族》一書,批判黑格爾哲學中的唯心主義,闡述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重要原理。1845~1846年間兩人合著《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指出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系統地論述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辯證關系,探討歷史上各種所有制的形式,論證資本主義滅亡和社會主義勝利的必然性。這部著作是對歷史唯物主義第一次系統的闡述。1845年,恩格斯根據他在英國進行大量調查研究的材料,寫出《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第一次明確地指出無產階級不隻是一個受苦的階級,它所處的政治經濟地位必然推動它去爭取自身的解放;而社會主義隻有成為工人階級的政治鬥爭目標時才會成為一種政治力量。

  為瞭把科學社會主義同工人運動結合起來,恩格斯和馬克思於1846年初在佈魯塞爾建立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同各國的社會主義團體建立聯系,宣傳科學社會主義。1847年馬克思、恩格斯應邀加入德國工人的秘密組織正義者同盟,並積極參加它的改組工作。恩格斯出席同盟在6月召開的第1次代表大會,向大會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把舊的同盟改組為共產主義者同盟。他為新的同盟先後起草兩個綱領草案:《共產主義信條》和《共產主義原理》。恩格斯在《共產主義原理》一書中指出,共產主義理論是關於無產階級解放的學說。在同年11~12月同盟第2次代表大會期間,馬克思、恩格斯受大會委托,在前兩個綱領草案的基礎上負責起草黨的綱領。1847年12月~1848年1月,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產黨宣言》,第一次公開升起共產主義運動的旗幟,是一個“周詳的理論和實踐的黨綱”,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1848年歐洲爆發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馬克思、恩格斯受共產主義者同盟中央委員會的委托,為德國無產階級制定瞭行動綱領《共產黨在德國的要求》。德國三月革命爆發後,他們立即回國參加革命鬥爭。恩格斯除協助馬克思創辦《新萊茵報》外,親身參加南德和愛北斐特地區保衛革命成果的幾次激烈戰鬥,顯示出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革命失敗後,1849年11月10日恩格斯流亡倫敦與馬克思會合,擔負起重建同盟中央委員會和地方組織的工作,著手總結1848年革命的經驗教訓。1850~1852年先後寫瞭《德國維護帝國憲法的運動》、《德國農民戰爭》、《德國的革命和反革命》,並與馬克思合寫《中央委員會告共產主義者同盟書》,分析革命失敗的原因,論證工農聯盟的必要性,總結無產階級革命鬥爭的戰略和策略,豐富和發展瞭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1850年,恩格斯重返曼徹斯特從事他十分厭惡的經商活動,以便在經濟上接濟馬克思,使之能夠完成《資本論》的寫作。工作之餘,他還研究自然科學和軍事科學,就各種理論問題同馬克思交換意見,寫瞭大量軍事、政治論文。恩格斯極其關心歐美各國工人運動的發展。在第一國際前期,盡管他無法直接參與活動,仍通過信件和馬克思討論有關國際的重大問題。他很關心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鬥爭,寫過不少論述波蘭問題的文章。他在《波斯和中國》、《俄國在遠東的成功》等文章中,揭露沙皇俄國和英國對中國的侵略,預言今後必將看到“整個亞洲新紀元的曙光”。1870年9月,恩格斯從曼徹斯特遷居倫敦。10月,當選為第一國際總委員會委員。在國際的後期發表《論權威》等名著,總結瞭巴黎公社(1792~1794)[ID=ba_shiqi]革命的經驗,批判瞭巴枯寧派的無政府主義思潮。

  70年代初期,馬克思、恩格斯特別關心德國社會民主黨的成長。在1875年愛森納赫派與拉薩爾派合並時,恩格斯和馬克思一起批評瞭愛森納赫派領導人無原則妥協的錯誤和哥達綱領中的拉薩爾主義觀點。兩派合並後,杜林主義危及德國黨的理論基礎。1877~1878年恩格斯寫出《反杜林論》,深刻批判E.К.杜林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哲學、庸俗的政治經濟學和假社會主義,第一次系統地論證瞭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原理,被譽為馬克思主義的百科全書。1880年,把《反杜林論》一書理論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改編成《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小冊子在法國和其他國傢的工人中廣為傳播,被馬克思稱作“科學社會主義的入門”。

  恩格斯重視總結自然科學的新成就,批判自然科學領域的反動哲學思潮,研究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形成和發展。從1873年開始對自然辯證法的研究,寫瞭許多札記和片斷。其中《勞動在從猿到人轉變過程中的作用》一文,科學地解決瞭人類起源的問題。這些手稿在恩格斯逝世後被編成《自然辯證法》一書出版。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1883年3月馬克思逝世,恩格斯擔負瞭整理和出版馬克思文獻遺稿工作。1885年和1894年先後出版《資本論》第二卷和第三卷,完成瞭馬克思未竟之業,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瞭巨大的貢獻。1884年,恩格斯發表《傢庭、私有制和國傢的起源》一書,論述原始社會產生、發展和衰落的過程,揭示在私有制基礎上形成的階級對抗和作為階級統治工具的國傢的起源和實質,指明私有制、階級、國傢消亡和社會主義勝利的必然性,批判資產階級學者、拉薩爾主義者以及無政府主義者關於國傢問題的謬論。1886年,他發表《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系統地批判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和L.A.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局限性及唯心史觀,精辟地論述哲學的基本問題和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從1890年起,他在有關唯物史觀的一系列著名通信中,駁斥瞭E.E.P.巴爾特等資產階級學者以及德國黨內“青年派”等機會主義者的觀點,在全面論述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辯證關系的基礎上,著重闡明上層建築的積極作用,進一步論述意識形態相對獨立性的原理,豐富和發展瞭歷史唯物主義。

  恩格斯在從事理論工作的同時,還肩負著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重擔。1889年7月,在他的直接領導和關懷下,各國社會主義政黨建立第二國際,進一步團結和發展瞭國際無產階級的革命力量,使社會主義運動獲得廣闊的發展。他幫助和指導德、法、英等國社會主義政黨開展反對左、右傾機會主義的鬥爭,先後寫出《1845~1885年的英國》、《〈論住宅問題〉一書第二版序言》、《〈法蘭西內戰〉一書導言》、《1891年社會民主黨綱領草案批判》、《〈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92年英國版序言》等序文和書信,深刻地批判瞭各種機會主義思潮,指導各國黨制定正確的綱領和策略,豐富和發展瞭科學社會主義。1894年寫出《法德農民問題》一文,指出無產階級在爭取實現無產階級專政鬥爭中與農民結成聯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闡述無產階級在取得政權後引導農民走向農業合作化的綱領和步驟,強調對小農不能用暴力剝奪,而應通過示范把他們逐步引向合作社的生產和占有。這是馬克思主義關於農民問題的重要著作。1895年3月為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一書新版寫瞭導言,分析和總結1848年以來無產階級鬥爭條件和方法的變化。1895年8月5日在倫敦病逝。骨灰罐由他的親密戰友F.列斯納等遵照遺囑投葬於英國伊斯特勃恩巖崖附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