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1945年以侵略者德日意法西斯軸心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國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這場戰爭給人類帶來極大災難,其結果以美、英、蘇、中等反法西斯國傢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是帝國主義制度處於全面危機期間德、日、意法西斯國傢實行侵略擴張、爭奪世界霸權所挑起的,經過多次局部戰爭逐漸演變而導致全面戰爭。

戰爭的起因

  德、日、意等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傢所確立的法西斯政權及其侵略擴張,是這次世界大戰的根源。

  法西斯政權的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按照英、法、美等主要戰勝國的意志確立瞭凡爾賽-華盛頓國際關系體系。戰敗的德國不甘心於《凡爾賽和約》給予的嚴厲懲罰和約束。戰勝國意大利因未能獲得英、法許諾的領土而不滿,另一個戰勝國日本擴張要求日益強烈。這些因素孕育著新的國際沖突。由於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德、日、意等國的實力很快得到恢復或加強,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成為英、法、美等國的對手。隨著1929~1933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帝國主義制度的各種基本矛盾重新尖銳化並愈演愈烈,以致發展到訴諸戰爭。從根本上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帝國主義制度危機的產物。

  20世紀20、30年代,在意大利、德國和日本相繼興起以極端民族主義和極權主義為核心內容的法西斯主義勢力和運動。它很快成為本國統治階級借以穩定政權、強化統治、鎮壓人民運動的支柱。1922年10月B.A.A.墨索裡尼在意大利掌握政權。1933年1月A.希特勒在德國執政。1936年3月日本軍部實現對內閣的全面控制,開始確立法西斯專政。這些法西斯政權的共同特征是對內鎮壓一切民主進步力量,實行反民主制的專制獨裁極權統治;對外進行侵略擴張,奪取別國領土,兼並弱小國傢。它們既與社會主義的蘇聯和被壓迫民族、周邊弱小國傢為敵,也與西方民主制國傢為敵。它們向英、法、美等國爭奪勢力范圍和世界霸權,不惜通過戰爭手段改變由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所確立的國際秩序,從而形成對世界和平的嚴重威脅。

  戰爭策源地的形成 德國從1933年起加速擴展軍事工業;1934年秘密擴大陸海軍,突破《凡爾賽和約》對其軍隊的限額;1935年正式重建空軍,實施義務兵役制,秘密頒佈《國傢防禦法》。1936年3月7日,德國宣佈廢除《洛迦諾公約》和《凡爾賽和約》的有關規定,派兵進入萊茵非軍事區。早在1935年秋德國國防軍即已開始制訂代號為“紅色”的對法作戰計劃、入侵奧地利的“奧托”方案和進占捷克斯洛伐克的“綠色”方案。納粹德國成為主要的和最危險的歐洲戰爭策源地。意大利在侵略和兼並阿比西尼亞(埃塞俄比亞)的過程中與德國接近,並在武裝幹涉西班牙期間同德國密切合作。1936年10月,德、意簽訂柏林協定,形成柏林-羅馬軸心。意大利成為歐洲戰爭策源地的組成部分。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召開東方會議,確定武力侵占中國,進而征服印度、南洋群島、中亞細亞和小亞細亞以至歐洲的侵略擴張總綱領。從1931年起,日本對中國發動並逐步擴大局部性侵略戰爭。在1936年8月五相會議制訂的《國策基準》和此前軍部修訂的《帝國國防方針》等文件中,規定瞭向太平洋地區及西伯利亞的擴張目標和對美、蘇、中、英等國作戰的具體方針。日本成為挑起世界戰爭的遠東戰爭策源地。

  3 個法西斯國傢在對外擴張和發動侵略戰爭的過程中逐步相互接近,開始結成侵略集團。1936年11月25日,德、日兩國簽訂《反共產國際協定》。次年11月6日意大利參加該協定。

世界大戰的前奏

  20世紀30年代,法西斯國傢多次發動局部戰爭。日本首先在亞洲燃起戰火,揭開世界戰爭的序幕。

  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 1931年日本軍國主義制造“九一八”事變,出兵侵占中國東北三省。翌年3月建立“滿洲國”傀儡政權。1932年1月,日軍進攻中國上海。1933年3月,日軍攻占熱河省,隨後入侵察哈爾省北部和河北省東部地區。1936年1月,日軍進犯綏遠省。中國軍隊和人民先後在上海、長城各口、察哈爾北部和綏遠等地奮起抵抗,並在東北三省廣泛開展抗日遊擊戰爭。美、英、法等國對日本的侵略行徑姑息縱容。1932年10月,國際聯盟派出的以英國人E.R.B.李頓為首、英、法、美、德、意5國參加的調查團發表報告書,雖披露瞭日本武力侵占中國的若幹事實,卻把日本武裝侵略說成是中日沖突,指責中國抵制日貨是發生沖突的重要原因,要求雙方從中國東北撤軍,實行“國際共管”。1932年1月,美國宣佈“不承認主義”,對日本獨霸中國東北表示不滿,同時繼續以大量軍事物資供應日本。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國民黨、共產黨兩黨合作為核心,舉國一致,英勇進行反法西斯的抗日民族解放戰爭。

  從世界全局來說,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世界上進行大規模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個戰場。中國軍隊在淞滬、平型關、臺兒莊和武漢等戰役中給予日軍以沉重打擊。在中國軍民抗擊之下,日本法西斯妄想在幾個月內滅亡中國的速戰速決的侵略計劃徹底破產,不得不放棄戰略進攻。中日戰爭在1938年10月日軍占領武漢、廣州以後,開始轉入戰略相持階段。到1939年底日本侵華兵力增加到31個師團和4個獨立混成旅團近100萬人。

  日本對蘇聯的戰爭挑畔 在德、意、日3國醞釀締結軍事同盟期間,日本於1938年7月29日至8月11日在鄰近朝鮮的中蘇邊境挑起張鼓峰事件(哈桑湖事件)。1939年5~8月,日軍在中國黑龍江省西部與蒙古接壤地區再次挑起諾蒙坎事件(哈勒欣河事件)。日蘇雙方直接參戰兵力在1939年7月2日至8月31日超過10萬人。日本的兩次戰爭挑釁均遭失敗。此後,日本法西斯集團內部雖仍有“北進”、“南進”之爭,但“南進”擴大侵略戰爭的傾向日益增強。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 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30萬軍隊侵入埃塞俄比亞。埃塞俄比亞第二次抗意戰爭爆發。盡管國際聯盟通過決議宣佈意大利為侵略者,並表示要對它實行有限的經濟制裁,意大利仍能從西方民主制國傢、尤其是從美國獲得源源不斷的石油供應。英、法、美以“中立”為名對交戰雙方實行武器禁運,陷埃塞俄比亞於困境。

  德意武裝幹涉西班牙 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德、意派飛機空運叛軍,出動軍隊和飛機參戰。截至1939年4月,德國派往西班牙作戰人員超過5萬人,意大利約15萬人。德、意向叛軍提供的軍火價值10億美元。國際進步力量積極支持西班牙政府,組織國際縱隊與西班牙人民並肩作戰。英、法、美等國則宣佈“中立”,實行“不幹涉”政策,禁止西班牙政府購買的武器過境。1939年2月27日,英、法與西班牙共和國斷交,公開承認F.佛朗哥政府。

  德國吞並奧地利和肢解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3月12日拂曉,德軍入侵奧地利。14日,宣佈將其劃為德國的一個州,兵不血刃地吞並瞭奧地利。接著,德國就捷克斯洛伐克蘇臺德區“自治”問題制造“五月危機”,陳兵德捷邊境。9月12日,希特勒再次進行戰爭恫嚇。在德國壓力下,英、法兩國政府決定以犧牲弱小國傢利益的方式換取“和平”,9月29日在慕尼黑會議上簽訂出賣捷克斯洛伐克的協定。10月1日,德國占領蘇臺德區。10月6日,在德國操縱下,斯洛伐克“自治政府”成立。捷克斯洛伐克被肢解。

  對侵略和戰爭的不同態度 面對法西斯國傢的侵略行動和戰爭威脅,各國人民要求維護世界和平,掀起以反法西斯、反侵略戰爭為主要內容的保衛和平民主、支持援助被侵略國傢的群眾運動。1935年5月30日法國反法西斯的人民陣線宣佈成立。此後,西班牙等國相繼建立人民陣線或開展爭取成立人民陣線的活動。1935年7~8月舉行的第三國際第7次代表大會確定瞭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以反對戰爭威脅的戰略方針。次年4月1日,共產國際執委會主席團作出決議,強調“制止法西斯戰爭禍首,保衛和平,是今天整個國際無產階級的中心任務”。社會主義的蘇聯在歐洲積極推行集體安全政策。英國等西方民主制國傢的一批有影響的政界人士,如W.L.S.丘吉爾、R.A.艾登、D.勞合·喬治等主張聯合其他國傢采取集體行動制止法西斯的侵略,警告執政當局不能再對納粹德國讓步。

  英法兩國政府卻對法西斯國傢的侵略擴張采取姑息縱容態度。尤其是1937年5月A.N.張伯倫在英國執政後,全面推行綏靖政策。法國E.達拉第政府成為張伯倫推行綏靖政策的主要夥伴。美國奉行“中立”政策也縱容瞭德、意、日的侵略擴張。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歷史發展過程表明,對法西斯侵略者的遷就迎合,壓制弱小國傢反抗侵略,非但不能保持和平,反而鼓勵瞭侵略者,便於法西斯逐步增強戰爭力量,加速擴大戰爭。隻有對法西斯的每一個戰爭步驟予以迎頭痛擊,才有可能抑制其侵略氣焰,打亂其戰爭步伐,制止戰爭的擴大。

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

  1939年春、夏季,歐洲再次出現緊張局勢,經過波蘭危機和錯綜復雜的外交鬥爭,終於爆發全面戰爭。

  嚴重的戰爭危機 1939年3月15日,德國出兵占領捷克斯洛伐克全境。21日又制造“但澤危機”,向波蘭提出領土要求。次日出動海軍占領立陶宛的默美爾。4月1日在德、意武裝支援下,佛朗哥軍隊控制西班牙全境。4月7日,意大利軍隊入侵阿爾巴尼亞。5月22日,德、意正式簽署軍事同盟條約,即“鋼鐵同盟”。德軍統帥部在4月3日即已下達代號為“白色”方案的對波蘭作戰計劃。5月23日,希特勒在德國軍事首腦秘密會議上部署,一遇適當時機便進攻波蘭;強調如遭英、法幹涉,戰爭應主要針對英、法兩國,並聲稱對英、法的戰爭是一場決定生死存亡的戰爭。這意味著希特勒即將在歐洲發動大規模戰爭。

  面對德國的戰爭威脅,波蘭向英、法求助。張伯倫政府認為德國如果占領波蘭將危及英、法安全及其在歐洲的根本利益,鑒於綏靖政策遭到世界和國內輿論的譴責,被迫開始對政策作出某些調整。1939年3月22日,英、法互換照會,承擔遭到侵略時相互援助的義務,把實際存在的同盟關系固定下來。3月31日,張伯倫代表英法兩國政府宣佈,一旦發生威脅波蘭獨立的行動,英、法立即給予波蘭全力支持。4月6日,英、波締結臨時互助條約。4月13日,法國重申忠於法波同盟義務。5月19日,法、波正式簽署軍事協定。英、法還先後宣佈保證丹麥、希臘、羅馬尼亞等國獨立,與土耳其簽訂雙邊互助協定。至此,英、法等民主制國傢與德意法西斯進入對峙狀態。

  三角談判和鬥爭 1939年春、夏季,圍繞歐洲的戰爭與和平形成三角談判和鬥爭相互交錯的局面。4月15日開始舉行英法蘇莫斯科談判(1939),就采取共同行動制止法西斯擴大侵略進行磋商。由於英、法兩國缺乏誠意,先後舉行的政治和軍事談判均未取得任何積極成果。與此同時,英德秘密談判也在進行。但是,英、德矛盾無法調和,英國所作讓步已不能滿足德國的侵略野心,未能達成幕後交易。

  德國的戰略方針首先以英、法為主要對手,集中力量與西方國傢作戰,需要緩和德蘇關系,以避免在向西方進攻時腹背受敵。從1939年5月起,德國一再向蘇聯進行外交試探。8月間更迫不及待地多次要求與蘇聯就劃分“從黑海到波羅的海整個地區”的勢力范圍達成協議,立即締結互不侵犯條約。起初蘇聯拒絕就劃分勢力范圍問題與德國達成協議。然而,蘇聯同樣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在亞洲,正與日本軍隊在諾蒙坎地區進行大規模戰鬥;在歐洲,世界大戰一觸即發;英、法、蘇3國談判曠日持久,瀕於破裂。蘇聯政府選擇與德國改善關系,爭取時間加強戰備的決策。8月19日,蘇、德在柏林簽訂貿易、貸款協定。8月23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莫斯科簽訂。近半年的三角談判和鬥爭告一段落。德國獲得避免陷入兩線作戰的戰略態勢;英、法尋求與德國達成妥協、激化德蘇矛盾的最後嘗試完全落空;蘇聯暫時置身於德國與英、法等西方國傢戰事之外。但是,世界大戰的全面爆發已不可避免。

  近年來,中國學術界對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持有完全肯定、基本否定以及利弊兼有等不同評價。持利弊兼有見解者認為,在當時特定國際形勢下,蘇聯利用帝國主義國傢之間的矛盾以免過早卷入戰爭,爭取時間鞏固國防,從國際鬥爭全局來看,對蘇聯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有益,這是其有利的一面。但是,匆匆過早訂約,消極作用很大,一度模糊瞭對法西斯侵略者的認識,混淆瞭侵略與被侵略的界限,削弱瞭世界反法西斯、反侵略戰爭的鬥爭。對利弊得失大小,評價也不盡相同。有的認為,條約積極作用是主要的;有的則認為,蘇聯訂約得小失大,利少弊多,真正獲利最多的是納粹德國,蘇聯所得有限而不可靠。至於條約所附秘密協定書涉及的劃分勢力范圍的做法,仍屬因襲強權政治的行為,顯然是不可取的。

  德波戰爭和英法對德宣戰 1939年9月1日,德國出動57個師約150萬人、2500輛坦克、2300架飛機,從北、西北、西南三個方向對波蘭發動突然襲擊(見彩圖)。同日,英、法先後發出照會,要求德國停止進攻,從波蘭領土撤出一切軍隊。德國置之不理。9月3日,英、法兩國政府對德宣戰。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於同日、南非聯邦於6日、加拿大於10日先後對德宣戰。德波戰爭期間,法軍在法德邊境消極觀戰。英國遲至10月間才派遠征軍到法國。波蘭孤軍作戰,9月16日,波軍防線全面崩潰,德軍完成對波蘭首都和波軍主力的包圍。9月17日,波蘭政府成員逃往國外。華沙軍民戰鬥到彈盡糧絕,9月28日被迫停止抵抗。

德軍士兵拆除波蘭邊界路障(1939年9月2日)

  關於世界大戰起點的論爭 國際社會和學術界歷來公認以1939年9月1日德波戰爭開始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之日。近年中國有些研究者對此提出異議:有人認為應以1937年7月7日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作為二戰的起點;有人主張以1931年“九·一八事變”為起點。這兩種說法共同的主要理由是,中國抗日戰爭是世界上最早開辟的反法西斯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二戰過程中始終堅持而未中斷,是具有世界影響而非地區性、局部性戰事。不同意此種見解的人認為,正確評價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地位與二戰的起點屬於兩種不同內涵的問題。1939年波蘭危機是當時世界各種基本矛盾的匯合點,法西斯侵略者與被壓迫民族、被侵略國傢之間的矛盾,法西斯國傢與西方民主制國傢之間的矛盾,帝國主義國傢與社會主義國傢之間的矛盾,都圍繞波蘭危機極度尖銳起來。它是當時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體現。德波戰爭的爆發,標志著法西斯侵略集團的元兇納粹德國走上全面戰爭之路,久已遭受損害的世界和平局面被根本破壞,戰爭越出地區范圍,將世界主要國傢以不同方式卷瞭進來。與此相比,中日戰爭盡管規模和影響很大,畢竟還不足以牽動世界全局。國際社會以世界大戰的主戰場歐洲戰爭開始之日作為二戰起點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

  這次大戰歷時6年,經過法西斯軸心國戰略進攻、交戰雙方攻守互易的戰略轉折和反法西斯同盟國戰略反攻3個階段。

軸心國全面進攻和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

  德、意、日法西斯國傢從1939年9月到1942年下半年在歐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大西洋展開全面的戰略進攻。大體上,1942年9~11月蘇德戰場斯大林格勒市區爭奪戰,1942年9月非洲戰場德軍E.J.E.隆美爾兵團向阿萊曼防線南翼的攻擊,1942年5月亞洲太平洋戰場珊瑚海美、日軍海空戰,標志著法西斯國傢在這幾個戰場的戰略進攻達到頂點。

  西線戰場 德國占領波蘭後接連在歐洲從西、北、東南三個戰略方向對資產階級民主制國傢發動大規模進攻。意大利參加瞭對法國的戰爭,它在非洲發動的攻勢遭到失敗。

  奇怪戰爭 德波戰爭結束後,德國一面作出和平姿態,一面擴充軍備,將主力調往西線,伺機進攻西歐國傢。英、法兩國實行消極防禦戰略,靜守馬奇諾防線。1940年2月,美國特使奔走於德、意、英、法4國首都,試圖進行和平斡旋,為德國所拒絕。1939年9月至1940年4月,英、法與德國之間沒有發生過真正的戰事,史稱“奇怪戰爭”。

  德軍侵占丹麥、挪威 1940年春,希特勒擔心英法聯軍進入挪威,從北面威脅德國,切斷瑞典對德鐵礦砂供應,遂先發制人於4月9日侵占丹麥,丹麥國王宣佈投降。同日,德軍入侵挪威,空降部隊占領奧斯陸。V.A.L.J.吉斯林被扶植為傀儡政府首腦。4月17日,英、法及波蘭聯軍在挪威登陸,5月初兵力達25000人。6月初,聯軍相繼退出挪威。7月挪威國王和政府成員流亡英國。德軍的閃電戰在北歐取勝。

  德國進攻西歐 1940年5月10日凌晨,德軍調集136個師,其中包括10個坦克師和7個摩托化師,2580輛坦克,3824架飛機,向西歐國傢發動進攻。當時西歐各國總兵力約147個師,其中英國遠征軍為10個師。德國空軍猛烈轟炸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在荷、比軍隊後方實施空降,坦克摩托化部隊出其不意在比、盧接壤的阿登山區分3路縱隊快速挺進,致使馬奇諾防線未起實際作用。德軍進攻西歐宣告綏靖政策徹底破產,英國A.N.張伯倫政府垮臺,由W.L.S.丘吉爾出任首相,組成保守黨、工黨、自由黨聯合政府。

  在德軍閃電戰面前,英、法等國聯軍不堪一擊。5月14日,荷蘭軍隊停止抵抗,女王流亡英國。5月26日德軍奪取加來,進抵英吉利海峽,將法國北部和比利時境內的英法聯軍同法國中部軍隊的聯系攔腰切斷。5月28日比利時國王宣佈投降。5月27日至6月4日,英、法海軍利用德軍數日停止進攻時機,集中各類艦船850餘艘,成功地將被困在敦刻爾克狹小三角地帶的英、法聯軍33.8萬餘人運過英吉利海峽,進入英國。在敦刻爾克撤退中,英國遠征軍幾乎喪失全部武器裝備,243艘大小艦船沉沒,但保存瞭英軍的有生力量。

敦刻爾克撤退

  意大利參戰與法國戰敗 1940年6月6日,德軍在橫貫法國北部的400英裡戰線上發動總攻。法軍總司令M.魏剛集結100多萬軍隊在索姆河和安納河一線構築的“魏剛防線”不到3天即告崩潰。德軍進逼巴黎,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戰。6月14日,德軍占領巴黎。17日,法國H.P.貝當政府宣佈“停止戰鬥”。22日晚7時,在1918年11月11日德意志帝國向法國及其盟國簽署投降書的貢比涅森林同一節車廂裡,法國政府代表在納粹德國提出的停戰協定上簽字。該協定規定,德國占領法國總面積3/5的北部和西部工業發達地區,非占領地區建立以維希為首都的貝當傀儡政府。

  在勃朗峰到地中海的200多公裡戰線上,意大利軍隊32個師發動進攻,被法軍6個師擋住。6月24日,在羅馬附近簽署法意停戰協定。意軍占領法一小塊地區。意大利還攫取東非吉佈提港和使用法屬索馬裡境內鐵路的權利,為它與英國爭奪東非取得有利態勢。

  意軍在東、北非失敗 1940年7月初,意軍從埃塞俄比亞進犯東非英軍,9月中旬占領英屬索馬裡和肯尼亞部分地區。9月16日占領埃及的西迪拜拉尼。12月11日英軍發起反擊收復該地,並於1941年2月6日占領利比亞的班加西等地。兩個月內推進700公裡,俘虜意軍13萬人。在東非,英國從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調集軍隊,並就地征集大批非洲人入伍,於1941年1月19日舉行反攻,4月1日占領厄立特裡亞首府阿斯馬拉,在埃塞俄比亞遊擊隊配合下於4月6日同埃軍一起收復亞的斯亞貝巴。5月20日,意屬東非總督投降,英國重新控制紅海與非洲之角。

  “海獅”計劃和英倫空戰 法國淪亡後,英國陷於孤軍作戰困境。希特勒企圖通過施加軍事壓力,發動和平攻勢,迫使英國屈服。1940年6、7月間,德國多次進行和平試探,邀請羅馬教皇和瑞典國王充當調停人。希特勒聲稱,英國“把殖民地歸還給德國”,“承認德國在歐洲的霸主地位”,即可避免英德戰爭,遭英國政府拒絕。7月16日,德軍統帥部發佈準備對英國實施登陸戰役的訓令,制定代號為“海獅”的作戰計劃。要求8月15日完成作戰準備。希特勒力圖取得英吉利海峽及倫敦上空制空權,摧毀英國空軍、機場和港口,為其渡海作戰創造先決條件。德國共集結2669架作戰飛機,在7月10日到10月底的3個月內猛烈空襲英國。8月24日,英國飛機首次空襲柏林。德國空軍始終未能取得預期戰果,在英倫之戰中損失飛行員600人,飛機915架。“海獅”計劃一再推遲執行,以後實際上被取消。英國贏得空中自衛戰的勝利。

不列顛空戰中的德軍轟炸機

  德、意擴大對巴爾幹的侵略 1940年7月21日,希特勒下令德國陸軍總司令H.A.W. von佈勞希奇著手準備對蘇作戰,12月18日,希特勒簽署代號為“巴巴羅薩”的對蘇作戰計劃,訓令德軍在1941年5月15日以前完成入侵蘇聯的各項準備。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在柏林簽署軍事同盟條約(見三國同盟(1940)),正式結成軸心國侵略集團。德、意兩國加緊擴大對巴爾幹的侵略,作為爭奪東地中海、北非、中東的跳板和進攻蘇聯的戰略前進基地。9月,德國支持羅馬尼亞I.安東內斯庫奪權,並以派遣“軍事使團”為名占領羅馬尼亞戰略要地和油田。匈牙利霍爾蒂·米克洛什政權於11月20日、羅馬尼亞安東內斯庫政權於11月23日相繼加入軸心國同盟。1941年2月28日,德軍進駐保加利亞。3月1日,保加入軸心國同盟。1940年10月28日,意大利自阿爾巴尼亞出兵侵入希臘,遭希臘軍民反擊,11月初被迫停止進攻。1941年1月和3月意軍兩次發動攻勢均被擊退。

  1941年3月25日,德國迫使南斯拉夫政府簽署加入軸心國同盟的議定書。南斯拉夫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舉行聲勢浩大的反法西斯示威。27日,南新政府拒絕加入軸心國同盟,並與蘇聯簽訂好條約。4月6日黎明,德、意同時進攻南斯拉夫和希臘。德軍於13日占領貝爾格萊德,4月9日占領希臘薩洛尼卡,16日包圍希臘軍隊主力,21日迫其投降。英國5.8萬名遠征軍在希臘作戰,傷亡1.2萬人,其餘從海上撤退。4月27日,德軍進入雅典。5月30日,德空降部隊占領克裡特島。希臘國王經埃及流亡倫敦。南斯拉夫、希臘軍隊的抵抗和人民的反法西斯鬥爭,迫使希特勒將對蘇戰爭的時間表推遲5個星期。

  蘇德戰場 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境內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主要戰場。

  德國對蘇聯突然襲擊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軍在北起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1800多公裡戰線上分3路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聯衛國戰爭爆發。蘇聯人民在以И.В.斯大林為首的聯共(佈)中央和蘇聯政府的領導下奮起抵抗,迫使德軍放棄南、北、中3路齊頭並進的計劃,但蘇軍遭到重大損失,蘇聯西部大片國土淪陷。蘇軍在戰爭初期失利由多種因素造成:德國擁有中西歐強大經濟、軍事資源,積累瞭豐富的作戰經驗,軍隊現代化裝備程度較高,以絕大部分兵力集中於東線發動突然襲擊,使得德國在一段時間內力量對比上居於優勢。蘇聯方面,斯大林為瞭盡量推遲戰爭到來,極力避免“刺激”德方,不相信戰爭前夕來自多種渠道的表明德國即將進攻蘇聯的情報,沒有及時完成戰爭準備,導致戰爭初期措手不及。蘇軍戰略思想和指揮藝術亦不能適應對德作戰的要求,對德軍主要突擊方向判斷失誤,兵力部署不當。20世紀30年代以M.H.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為首的大批蘇軍高級將領和優秀軍官被無辜清洗,嚴重削弱瞭部隊戰鬥力。為此,在戰爭初期蘇軍付出慘重代價。

  蘇聯建立“東方戰線” 早在德波戰爭期間,蘇聯即著手建立一條從波羅的海到黑海之間防備德國進攻的所謂東方戰線,企圖通過擴大西部疆域加強防禦德國侵略的戰略地位。1939年9月17日,蘇軍出兵波蘭,占領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等地約20萬平方公裡的地區。11月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加入蘇聯。

  1939年11月30日爆發蘇芬戰爭。翌年3月12日蘇芬和約將列寧格勒附近國境線向北推移150公裡,蘇聯獲取41000平方公裡領土,並租借漢科半島及附近島嶼30年。

  1940年6月15日,蘇聯以立陶宛政府違反蘇-立互助公約,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組成反蘇軍事聯盟為由,出兵進駐立陶宛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占據面積約17.4萬餘平方公裡。8月初,波羅的海沿岸3國並入蘇聯。

  1940年6月28日,蘇聯以國際形勢要求快速解決歷史遺留的領土問題為由,出兵進駐羅馬尼亞管轄下的比薩拉比亞和北佈科維納,占據面積5.1萬平方公裡。

  至此,蘇聯已將其國界向西推移300~400公裡。蘇聯政府認為這對保證蘇聯安全是十分重要的。近年來學術界大多認為,以本國安全為名出兵占領別國領土和以武力解決歷史遺留領土爭端,其理由是難以令人信服的。事實上,德國在發動對蘇戰爭後3個星期內分別在三個方向推進300~600公裡,6月28日即占領明斯克。從防務的觀點來看,“東方戰線”並未起到蘇聯預期的作用。

  莫斯科戰役 德軍自9月30日向莫斯科發起進攻,在付出相當代價後推進到莫斯科近郊,最近點距莫斯科城隻有20公裡。10月20日起,蘇聯大部政府機構和部分工廠撤離莫斯科。蘇軍頑強奮戰,終於在12月6日遏止德軍攻勢,轉入反攻。1942年1月8日起,蘇軍調整部署,以9個方面軍和兩個艦隊在空軍支援下發動全線反攻。經3個月鏖戰,排除瞭德軍占領莫斯科的危險,將德軍擊退150~400公裡。冬季戰役結束時,德軍傷亡總數為83萬多人。德軍首次遭到重大挫折,希特勒的“閃電戰”亦告破產。但蘇軍未能達到殲滅德軍主力的戰略目標,尚未奪得戰略主動權。

  德軍1942年夏季攻勢 1942年5月初,希特勒下令將一切可動用軍隊集中到南翼主要戰線,從奧廖爾、哈爾科夫、塔甘羅格分別發動進攻,在斯大林格勒會師,以求在頓河地區消滅蘇軍主力,奪取高加索油田。6月28日德軍在南線發動進攻,7月17日進抵頓河河灣,揭開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序幕。此後展開斯大林格勒外圍和近郊戰鬥,9月13日德軍突入市區。雙方激戰到蘇軍反攻前夕,德軍始終沒有全部占領斯大林格勒。(見彩圖)

蘇軍戰士戰鬥在斯大林格勒廢墟中(1942)

  亞洲太平洋戰場 日軍偷襲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戰爭,戰火席卷東南亞,進逼大洋洲,將美國及美洲、大洋洲許多國傢卷入戰爭。這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無論在參戰國傢數量、戰火擴展范圍以及作戰規模和激烈程度方面都發展成為一次空前的全球性戰爭。

  遠東慕尼黑陰謀及美日談判 中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英美曾謀求與日本妥協,推行遠東慕尼黑陰謀。1939年9月,英駐日大使與日本外相簽訂協定,承認日本侵華現狀,同意不妨礙日本在華行動。美國盡管廢除美日通商條約,禁止對日輸出廢鋼鐵,實際出口有增無減。1940年6月,英法按日方要求封閉援華國際通道。9月,日軍占領印度支那北部,加速準備南進。美國為集中應付歐洲局勢,力圖緩和美日矛盾,自1940年11月起與日本進行正式或非正式談判,直至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指望拆散德、日、意三國同盟,以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阻止日本南進,但不願接受日本獨霸中國的局面出現。日本企圖迫使美國對中國政府施加壓力,求得盡早結束中日戰爭,進而將美英勢力逐出亞洲及西太平洋。雙方的對立未能調和。1941年7月日軍進占印度支那南部,美日談判一度中斷,後又恢復。此時,日本利用談判掩護戰爭準備,美國則為推遲戰爭作最後努力。

  日本偷襲珍珠港 1941年10月,日本組成東條英機內閣,完成法西斯體制。11月5日,日本統治集團通過12月初對美、英、荷等國開戰的決定。12月7日凌晨,日本以航空母艦編隊向位於夏威夷群島中心瓦胡島上的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發動偷襲。(見彩圖)日軍以極小的代價,炸沉美國戰列艦4艘,重創1艘,炸傷3艘,其他大型艦船10餘艘,擊毀飛機260餘架。美國太平洋艦隊除3艘未停泊在港內的航空母艦免遭攻擊外,幾乎全軍覆沒。12月8日,美、英對日宣戰。接著,自由法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等20餘個國傢相繼對日宣戰。12月11日,德國、意大利對美宣戰。

被日本機炸中的美國海軍“亞利桑那”號戰列艦(1941年12月8日)

  日軍進攻東南亞 日本自1941年12月7日起在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發動全面進攻。10日占領關島。22日占領威克島。25日攻占香港。12月7、8日,日軍在馬來亞的哥打巴魯和泰國的宋卡、北大年等地空降或登陸。10日,日機炸沉英東方艦隊主力“威爾士親王”號和“卻敵”號兩艘戰列艦,取得東南亞海域的海空控制權。1942年1月11日,日軍占領吉隆坡,31日攻占馬來亞全境。2月15日新加坡陷落。日軍還從印支南部進攻泰國,1941年12月9日侵占曼谷,21日,日本將同盟條約強加給泰國政府。

  1942年1月2日進入馬尼拉。4月9日,駐守八打雁的美國和菲律賓軍隊約7萬餘人投降。5月7日美軍司令下令餘部投降。

  1942年1月下旬,日軍進攻荷屬東印度群島。2月14日,日軍出動320架飛機在蘇門答臘的油田區巴鄰旁空降。3月1日,日軍在爪哇登陸,5日占領巴達維亞(雅加達)。3月12日,荷蘭總督投降。萬隆以東1萬英、美軍隊放下武器。3月15日,日軍占領整個荷屬東印度-印度尼西亞。

  1942年1月20日,日軍由泰國進攻緬甸,31日占領毛淡棉。3月8日占領仰光。應英國當局請求,中國派出赴緬遠征軍共3個軍、10萬餘人,配合英緬軍隊作戰。4月28日,日軍截斷滇緬公路,占領臘戍,5月1日進入曼德勒,後又占八莫、密芝那。英軍和中國遠征軍一部撤到印度英帕爾、利多。5月初,日軍攻入中國雲南省。中國軍隊憑借怒江天險擋住日軍攻勢。

  1941年12月7日至1942年5月10日,日軍侵占380萬平方公裡土地,其占領區人口達1.5億。1942年4月5日,日本航空母艦機動隊進入印度洋,轟炸錫蘭(斯裡蘭卡)科倫坡和亭可馬裡港,擊沉英國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5 艘。英東方艦隊撤往東非海岸。日本海軍一度掌握印度洋制海權,達到日本向西擴張的頂點。

  珊瑚海日美海空戰 南進日軍於1942年2月攻占澳大利亞軍隊防守的新不列顛島及拉包爾港。為切斷美澳間交通線,準備在中南太平洋擴大攻勢,日軍於5月初對所羅門群島中的圖拉吉島和新幾內亞東南重鎮莫爾茲比港發起進攻,艦隊同時出動。5月7日,美國飛機在新幾內亞東面米西馬島附近擊沉日本航空母艦1艘。8日上午日、美艦隊正面對陣,另1艘日本航空母艦受重創,美國1艘航空母艦被炸沉,另1艘受創。雙方損失相當,但日本艦隊先行撤出戰鬥。這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以來首次受挫,標志著日軍在大洋洲南進勢頭被遏止,其攻勢越過頂峰趨向衰落。

  中國戰場的局勢 中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日本對國民政府采取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國民黨副總裁、行政院長汪精衛於1938年12月18日自重慶出逃越南河內,公開投降日本,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成立日本卵翼下的偽國民政府。國民黨當局的分裂傾向增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處於嚴重分裂危險之中。中國共產黨提出堅持持久抗戰,反對妥協、投降和分裂的方針,穩定瞭抗日陣線。在軍事上,日本將其大部兵力調往華北,力圖確保其占領地區,消滅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八路軍、新四軍、華南抗日遊擊隊及東北抗日聯軍。1939年,八路軍、新四軍抗擊日軍侵華總兵力的62%,敵後戰場成為抗日戰爭主要戰場。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八路軍以105個團、約40萬人展開大規模進攻和反掃蕩作戰,給予華北日軍巨大打擊,史稱“百團大戰”。正面戰場從1939~1941年秋主要在武漢外圍地區作戰,以後進行瞭南昌、鄂北豫南和兩次長沙會戰以及南寧和中條山會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為瞭策應南方作戰,破壞中國浙江地區空軍基地,發動第三次長沙會戰和浙贛會戰。1941年12月8日至1942年1月6日,中國軍隊在長沙戰役中擊斃日軍5000餘人,俘虜日軍百餘人。這是在相持階段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獲得的一次大捷。

  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 反對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利益推動瞭反法西斯國傢的聯合。隨著戰火的蔓延,經過反法西斯國傢一系列雙邊和多邊會談,簽訂各種協定,以美、英、蘇、中諸國為核心的反法西斯國傢加強瞭彼此間的援助和合作。

  美國租借法案和英美同盟 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後,美國根據1937年中立法(見美國中立法)宣佈中立。1939年11月美國修改中立法,實行現金購貨、運輸自理原則,向交戰國出售武器,有利於擁有海軍優勢的英、法。法國敗降和英國退守英倫三島,使美國感受到法西斯的現實威脅,公眾輿論要求給英國以援助,孤立主義勢力削弱。1940年9月2日,美、英達成美國以50艘舊驅逐艦換取在英屬百慕大群島等8個島嶼建立軍事基地的協議。由於英國無力以現款購買軍火,1940年底邱吉爾緊急致函美國總統F.D.羅斯福求援。羅斯福提出以“租借”方式援英。1941年3月11日,美國國會通過租借法案,授權總統向與美國安全有重大意義的國傢用出售、轉讓、交換或租借等方式提供武器和軍用物資,撥款70億美元用於實施《租借法案》。這意味著美國完全放棄“中立”政策,實際上介入歐洲國傢的反法西斯戰爭。英、美開始結成反對德國法西斯同盟。與此同時,美英參謀部代表於1941年1~3月在華盛頓秘密會晤,就“先歐後亞”的全球戰略達成協議,並據此制定“ABC-1計劃”。1941年12月,美英首腦以代號為“阿卡迪亞”的華盛頓會議確認“先歐後亞”的方針。美國在會上提議並起草同法西斯軸心國相對抗的《聯合國傢宣言》草案。

  蘇英協定和美國援蘇 德蘇戰爭爆發當晚,邱吉爾宣佈英國將支援蘇聯和一切反希特勒的國傢。7月12日,蘇英簽訂在對德戰爭中一致行動的協定,相互承擔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彼此支援和戰鬥到底的義務。8月16日,蘇、英簽訂貿易、貸款和支付協定,英國給予蘇聯1000萬英鎊貸款。

  1941年6月23日,美國代理國務卿發表聲明,譴責德國侵略蘇聯。6月24日,羅斯福總統宣佈,凡是抵抗法西斯侵略的國傢,包括蘇聯在內,都將得到美國的援助。7月30日,負責美國租借事務的官員作為羅斯福的私人代表抵達莫斯科,同蘇聯政府討論美國對蘇軍事援助問題。8月中旬,美國派往蘇聯的船隊首次啟航。

  反法西斯國際聯合的擴大 1941年夏,蘇聯在倫敦與捷克斯洛伐克、波蘭、比利時、挪威等國流亡政府建立正式外交關系。7月簽訂蘇捷、蘇波在反法西斯戰爭中一致行動協定。1942年1月29日締結蘇、英和伊朗三國同盟協定。

  法國戰敗前夕,C.-A.-M.-J.戴高樂將軍於1940年6月17日飛抵倫敦,次日通過英國廣播電臺宣佈建立“自由法國”,6月23日宣佈成立法蘭西民族委員會。28日,英國正式承認“自由法國”,並與之結成同盟關系。9月,蘇聯也予以承認。

  1941年8月14日,美、英兩國政府首腦公佈《大西洋憲章》。這是美英戰時政治聯盟的標志,成為以後聯合國憲章的基礎,對於動員和鼓舞全世界人民,加強反法西斯聯合起瞭積極推動作用。1941年9月討論大西洋憲章的同盟國會議在倫敦召開,有英、蘇、比、荷、盧、南、波、捷、挪、希臘和“自由法國”的代表參加。9月24日,蘇聯發表聲明,同意該憲章的基本原則,但作瞭某種保留,強調盡早把呻吟於希特勒壓迫下的各國人民解放出來,戰後必須消滅法西斯主義,每個民族應享有國傢獨立和領土不受侵犯的權利。

  蘇美英莫斯科會議 在大西洋會議上,羅斯福和邱吉爾聯名致函斯大林,建議舉行三國會議討論共同對德作戰和有關援蘇問題。1941年9月29日至10月1日,三國會議在莫斯科召開。會前斯大林曾向邱吉爾提出1941年內在巴爾幹或法國開辟第二戰場,以迫使德國從東線調走30~40個師。但英國無力承擔,美國尚未參戰。10月1日,三國簽訂議定書,規定美、英兩國從1941年10月至1942年6月每月向蘇聯提供400架飛機、500輛坦克及其他武器裝備;蘇向英、美提供原料。10月30日,羅斯福宣佈向蘇提供10億美元貸款。11月7日,美國把《租借法案》擴大到蘇聯。

  聯合國傢宣言 經過磋商,26個國傢的《聯合國傢宣言》1942年1月1日開始簽字。盡管各簽字國目的不盡相同,但在打敗法西斯的共同旗幟下聯合起來,標志著以美、英、蘇、中為核心的世界反法西斯聯盟正式形成,並為建立聯合國組織奠定初步基礎。

反法西斯聯盟由防禦到反攻的戰略轉折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戰略轉折的到來有一個全局的演變過程。大體上,美軍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的勝利,英軍1942年11月阿萊曼戰役的勝利,以及作為主要標志的蘇軍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表明反法西斯盟國開始從防禦轉向進攻的戰略轉折。

  蘇德戰場的轉折 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勝利是蘇聯衛國戰爭的轉折點,它同時也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發生歷史性轉折,這一轉折到蘇軍取得庫爾斯克戰役的勝利才最終完成。

  斯大林格勒圍殲德軍 1942年11月19日,蘇軍3個方面軍在斯大林格勒開始反攻,23日在卡拉奇合圍德軍第六集團軍等部22個師33萬人。在粉碎德軍頓河集團軍群的解圍行動後,1943年1月10日,蘇軍發動圍殲戰。1月31日,殲滅斯大林格勒市中心德軍,俘獲德第六集團軍司令F.保盧斯。2月2日,被圍德軍全部投降或被殲滅。在持續200天的戰役期間,德軍在頓河、伏爾加河和斯大林格勒地區共損失150萬人、坦克和強擊火炮3500輛、飛機3000架。德軍遭到發動戰爭以來最大的失敗。

  庫爾斯克會戰 1943年1月蘇軍發動冬季攻勢,收復羅斯托夫等地,突破德軍對列寧格勒的封鎖。同年夏,德軍在庫爾斯克南北集結,力圖在此區域粉碎蘇軍主力,奪回戰略主動權。7月5日德軍發動進攻,7月12日蘇軍反攻,8月23日收復哈爾科夫。在激戰的50天中,雙方動用的總兵力達400餘萬人,共出動坦克和自行火炮1.3萬多輛、作戰飛機近1.2萬架,是二次大戰中最大的坦克兵團會戰。德軍共損失50萬人、坦克1500輛、飛機3500餘架。蘇軍完成瞭蘇德戰場的根本轉折,從戰略防禦全面轉入戰略反攻階段。

  非洲地中海戰場 英軍贏得阿萊曼戰役的勝利,扭轉瞭非洲戰局,在西線作戰的盟軍獲得戰略主動權。英美盟軍在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登陸成功,從東西兩個方向夾擊並肅清北非德、意侵略軍,隨後盟軍展開西西裡和意大利南部戰役。

  阿萊曼戰役 北非意軍在1940年12月至1941年1月遭到英軍殲滅性打擊。2月德國非洲軍團由E.J.E.隆美爾指揮進入北非。德、意軍重新發動進攻。1942年6月21日圖卜魯格英軍3.5萬人向德軍投降。30日德、意軍隊進抵距埃及亞歷山大港約96公裡的阿萊曼。英國朝野為之震動,引起一場政府危機。邱吉爾親赴開羅改組英國中東司令部。B.L.蒙哥馬利出任英第八集團軍司令,於9月初擊退隆美爾對阿萊曼防線發動的最後一次進攻。10月23日至11月4日,英軍進行阿萊曼戰役,共擊斃擊傷和俘獲德意軍5.9萬人(見彩圖)。1943年1月23日英軍進入的黎波裡,至此共向西追擊2200多公裡。

英軍在阿萊曼戰役中俘獲德軍坦克及其駕駛員

  盟軍登陸西北非 1942年11月8日,由D.D.艾森豪威爾任總司令的盟軍10餘萬人分3路在卡薩佈蘭卡、奧蘭、阿爾及爾登陸。12日,部分盟軍進入突尼斯。這次代號為“火炬”的作戰行動是英、美作為開辟歐洲第二戰場的替代行動。

  11月10日,德意軍隊占領維希政府統治下的法國南部及科西嘉,並出兵突尼斯。11月27日,德軍企圖奪取法國艦隊,封鎖並占領土倫。法國海軍將包括3艘戰列艦、1艘航空母艦在內的60餘艘艦艇全部鑿沉。

  肅清非洲軸心國軍隊 1942年11~12月間,增援突尼斯的德意軍5個師與非洲軍團會合,負隅頑抗,盟軍進攻失利。1943年2月,德軍發動攻勢,向前推進150公裡。4月,從東西兩個方向進軍的英、美兩國軍隊會師,5月7日攻入突尼斯城。5月13日,北非德、意軍隊25萬人向盟軍投降。

  意大利投降及其對德宣戰 根據蘇、美、英3國首腦卡薩佈蘭卡會議和華盛頓秘密軍事會議的決定,盟軍肅清北非敵軍後,首先對意大利發動進攻。1943年7月10日,美、英和加拿大軍隊在西西裡島東南部登陸。7月22日,美軍攻占巴勒莫。8月16日占領墨西拿。在西西裡戰役的38天內,德、意軍損失16.7萬人,其中德軍3.7萬人。

  意軍屢遭慘敗,國內生產下降,民不聊生,人民反戰情緒高漲,法西斯政權面臨嚴重危機。意大利統治集團醞釀推翻墨索裡尼政府。7月25日,意大利國王罷免墨索裡尼首相職,由P.巴多利奧繼任。28日,宣佈解散法西斯黨。統治意大利21年的法西斯政權垮臺。

  9月3日,意大利簽署停戰協定,盟軍在亞平寧半島登陸。德軍占領羅馬及意北部地區。9月29日巴多利奧在馬耳他簽署意大利投降書。10月13日,意大利正式退出法西斯同盟,對德宣戰。美、英、蘇3國立即承認意大利為共同作戰一方。

  大西洋之戰 大西洋航運量占當時世界航運量的3/4 ,對盟國軍事運輸至為重要,對英國更是生死攸關。大戰初期,德國廣泛使用大型水面軍艦、潛艇和遠程航空兵破襲英法海上通道。英國建立護航制,出動海空力量搜捕德艦,仍損失嚴重,僅1940年即損失船隻500萬噸位。法國敗降後,美國逐步參與大西洋護航。1941年5月,英擊沉德戰列艦“俾斯麥”號。德國在大西洋實施無限制潛艇戰,采用“狼群”戰術,以多艘潛艇結群進行攻擊。1942年德擊沉盟國艦隻770萬噸位,超過盟國新造船隻噸位。1943年春,德國潛艇戰達到高峰。5月盟國舉行大西洋護航會議後,大西洋之戰出現轉折。同年下半年,德潛艇戰迅速走向失敗。1944年大西洋上已基本停止作戰行動。

  亞洲、大洋洲太平洋戰場 經中途島海戰和瓜達爾卡納爾島爭奪戰,美軍奪得制空權和制海權,在亞洲、大洋洲太平洋戰場實現戰略轉折。

  中途島海戰 1942年4月18日,美國飛機轟炸東京。日本海軍決定東進作戰,以中途島為主要攻擊目標,企圖誘出美國太平洋艦隊予以殲滅。6月4日,美日雙方以航空母艦艦載飛機和岸基(美國)飛機交戰。日方損失航空母艦4艘,重巡洋艦1艘,飛機330架。此役為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第一次慘敗,它從此喪失太平洋作戰的空中優勢。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1942年8月7日,美軍占領西南太平洋所羅門群島中的瓜達爾卡納爾島和圖拉吉島。日軍逐次增兵反攻,均遭慘敗。8~10月,日、美海軍在所羅門群島海域多次進行海戰,互有勝負,日方稍占優勢。11月中旬,在兩次海戰中,日方損失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1艘,運輸艦11艘,導致喪失西南太平洋制海權。1943年1月,美軍在瓜島增兵到5萬餘人。日本守軍25000 人補給困難,疾病蔓延,被迫於2月1~7日分3路撤出瓜島。長達半年的瓜島之戰,日軍戰敗,死亡2.46萬人,損失各種艦艇30餘艘、飛機600架。

  中國戰場的轉折 1943年下半年,中國抗日戰爭開始向戰略反攻過渡。敵後解放區戰場在日軍重兵頻繁“掃蕩”、“清鄉”及“治安強化”之下,1941、1942兩年處於嚴重困難時期。抗日根據地面積縮小,人口由1億降到5000萬人以下。八路軍、新四軍由50萬人減至近40萬人。1943年春夏,針對日軍“總力戰”,抗日軍民實行“敵進我進”方針,縮小敵占區,擴大解放區,首先在華北,隨後在華中、華南相繼進入恢復和再發展時期。正面戰場,1943年在武漢外圍長江南北進行鄂西會戰和常德會戰。11月2日,日軍以近10萬兵力進攻常德。激戰月餘,中國軍隊收復此役全部失地。中國駐印軍隊於10月14日向緬甸北部日軍發起反攻。

  大國首腦會議 隨著戰局的根本轉折,美、英、蘇、中4個主要盟國於1943年多次分別舉行首腦會議,就加強合作、協同作戰以及締造戰後世界和平等重大問題交換意見或達成協議,鞏固瞭世界反法西斯聯盟。

  美英首腦會議 1943年美英首腦多次會晤,制定共同戰略,協調兩國行動。1月14~24日卡薩佈蘭卡會議討論1943年作戰方針,羅斯福倡導要求法西斯國傢無條件投降原則。5月12~25日華盛頓會議決定將盟軍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的時間推遲到1944年5月,遭到蘇方強烈反對。8月19~25日魁北克會議(1943,1944)確定進攻西歐的“霸王”作戰計劃,並討論對日作戰戰略。

  開羅會議和德黑蘭會議 1943年10月19~30日在莫斯科舉行蘇、美、英3國外交部長會議(見莫斯科會議),為即將召開的首腦會議進行準備。經與中國政府磋商發表美、英、蘇、中4國關於普遍安全的宣言。1943年11月22~26日,美、英、中3國政府首腦在開羅舉行會議。開羅會議簽署的《開羅宣言》是戰後處理日本問題的主要國際文件。(見彩圖)

蔣介石、F.D.羅斯福和W.L.S.丘吉爾(左起第1、2、3人)出席開羅會議(1943年11月)

  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蘇、美、英3國首腦在德黑蘭舉行會議。簽署《德黑蘭宣言》和《德黑蘭總協定》。會議決定1944年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的部署,緩解瞭蘇、美、英3國在對德作戰方針上的尖銳分歧,對1944年在歐洲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決定性勝利起瞭良好作用。會議對戰後重建世界和平的設想,為聯合國的誕生進一步奠定瞭基礎。

反法西斯同盟國的戰略反攻

  美、英等國盟軍在西歐登陸作戰,與東線蘇軍強大攻勢相呼應,真正形成對德東西夾攻的戰略態勢。至1945年春,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大局已定。太平洋盟軍的戰略反攻,主要通過島嶼登陸戰和海空作戰加以實施,進展較為緩慢。歐亞各國被占領區的抵抗運動和遊擊戰爭,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占有主要戰略地位。

  歐洲東線戰場 蘇軍於1944年基本肅清本國境內的德軍,進入東歐作戰。東歐各國人民獲得解放的形式各異。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主要依靠自身進行解放戰爭贏得勝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人民在蘇軍展開進攻的有利形勢下舉行武裝起義,建立新政權,並對德宣戰。匈牙利與此近似。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除在國內開展抵抗運動與遊擊戰爭外,還在蘇聯組建正規軍,配合蘇軍打回本國,與武裝起義相匯合,奪得勝利。

  德軍被逐出蘇聯 1942年德軍侵入蘇聯達到頂峰時,其占領區有近9000萬居民,全蘇耕地面積的47%、牲畜的50%、工業生產能力的1/3。1943年蘇軍解放近百萬平方公裡國土。1944年蘇軍發動10次戰略性戰役,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南線第聶伯河以西戰役和白俄羅斯戰役。除拉脫維亞西部沿海庫爾蘭部分地區有被圍的30多個德國師於1945年5月9日後投降之外,其餘所有德軍皆被逐出蘇聯國境。

  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武裝起義 1944年8月,蘇軍向羅馬尼亞東部和中部挺進。羅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於8月23日舉行武裝起義(見羅馬尼亞八·二三武裝起義)。8月31日蘇軍進入佈加勒斯特。9月肅清羅全境德軍。在羅對德宣戰後,羅軍與蘇軍並肩作戰。

  1944年9月5日,蘇聯對保加利亞宣戰。8日,蘇軍攻占瓦爾納。次日爆發共產黨領導的保加利亞民族起義。新成立的祖國陣線民主政府對德宣戰。9月底,保加利亞在蘇軍協助下解放全部國土。

  匈牙利的解放 1944年3月,德軍占領匈牙利。5月,匈牙利共產黨、社會民主黨和小農黨組織反法西斯陣線,在佈達佩斯等城市建立抵抗組織,在外喀爾巴阡烏克蘭等地開展遊擊活動。蘇軍9月進入匈牙利,12月底包圍佈達佩斯18.8萬名德軍。12月28日,匈牙利臨時國民政府對德宣戰。1945年2月13日,蘇軍解放佈達佩斯。4月4日匈牙利解放。

  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解放戰爭 1941年4月德軍侵占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共產黨於6月27日成立人民解放遊擊隊總司令部,J.B.鐵托任總司令。7月發動全國武裝起義(見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戰爭)。1944年10月20日,南軍與蘇軍協同作戰解放貝爾格萊德。此後蘇軍北上匈牙利,南軍繼續肅清境內13個師、30萬名德軍,於1945年5月15日解放全部國土。

  1939年4月意大利入侵阿爾巴尼亞。1941年11月,阿爾巴尼亞共產黨組織遊擊隊。1943年7月成立民族解放軍總司令部。1944年11月17日解放地拉那。29日解放全部國土。阿先後抗擊過10萬意軍和7萬德軍,殲敵6.8萬人。

  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解放 波蘭在1939年成立第一批遊擊隊和抵抗運動組織。1942年5月,波蘭工人黨領導成立人民近衛軍,次年遊擊隊活動遍及全國。1943年4~5月,華沙猶太區居民舉行武裝起義,大部分起義者英勇就義。10月在蘇聯建立的波蘭第一師參戰。12月波蘭人民代表會議成立,波蘭人民軍正式誕生。1944年7月蘇軍進入波蘭。8月1日爆發華沙起義,歷時63天後失敗。1945年1月,蘇軍發動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1月17日,蘇波軍隊解放華沙。2月3日蘇軍進抵奧得河。波蘭全境獲得解放。

  1941年秋捷克斯洛伐克遊擊隊成立,活動在喀爾巴阡山一帶。1944年8月30日爆發斯洛伐克民族起義。9月8日,在蘇聯組建的捷克斯洛伐克第一軍團參戰。10月6日蘇軍進入捷境。1945年4月蘇軍解放佈拉迪斯拉發。5月5日,捷舉行佈拉格起義。9日蘇軍突入佈拉格。11日捷全境解放。

  歐洲西線戰場 盟軍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西歐、北歐被德軍占領國傢和意大利北部相繼獲得解放。德軍在阿登山區發動最後反撲失敗。

  諾曼底登陸 1944年6月6日,美、英和加拿大等國盟軍5個步兵師、3個空降師在法國塞納灣諾曼底沿海登陸。為此次登陸盟軍集結兵力達287.6萬人、6500艘戰鬥艦艇和運輸船隻、11000架作戰飛機及2700架運輸機。迄12日已有19個師、32.6萬人登陸,將5個登陸場連成一片。由於盟軍登陸前準備充分、兵力占有絕對優勢、完全掌握制空權和制海權、各國官兵與抵抗戰士奮勇作戰以及蘇軍東線攻勢的配合,而德軍對盟軍登陸方向判斷失誤等因素,盟軍得以勝利進行世界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戰。

美軍在諾曼底登陸

  法國的解放 1940年,法國反法西斯各黨派在國內組織各種抵抗運動(見抵抗運動)。1943年6月,法國民族解放委員會在阿爾及爾成立。9月8日意大利投降,法國共產黨在科西嘉領導起義,10月4日解放全島。盟軍在法國登陸後,法國內地軍積極配合作戰。1944年8月19日,巴黎爆發武裝起義。8月25日,戰鬥法國第二裝甲師進入巴黎。30日,以戴高樂為主席的法國臨時政府成立。

  8月15日,美法聯軍在戛納以西登陸,開始在法國南部作戰。28日盟軍開進馬賽和土倫。9月12日,南北兩支盟軍在巴黎馬賽間的蒙巴爾會師。1944年底法全境解放。

  比荷盧挪丹等國的解放 1944年9月2日,盟軍進入比利時。3日,安特衛普人民武裝起義,配合盟軍解放該市。8日,比利時政府從倫敦遷回佈魯塞爾。9日盧森堡解放。9月17日,英軍在荷蘭南部發動攻勢,荷蘭內地軍配合盟軍作戰。1945年3月荷全境解放。1942年挪威建立抵抗組織祖國陣線。1943年2月挪傘兵破壞設在挪威的德國惟一的重水工廠。1944年11月,蘇軍解放挪威北部。1945年5月上旬,挪境內德軍向盟軍投降。1945年4月,丹麥抵抗運動武裝力量發展到4.2萬人。5月5日,丹麥境內敵軍向盟軍投降。

  阿登戰役 1944年冬,德國在比利時與盧森堡交界的阿登山區實施代號為“悲哀之戰”的最後反撲。12月16日,德軍沖破美軍防線,至24日突進60英裡。1945年1月1日,德軍又向駐阿爾薩斯美軍進攻。盟軍猝不及防,陷於被動,曾向蘇軍求援。1月12日,蘇軍全線發動攻勢。盟軍同時展開反擊。1月28日,德軍被趕回原來陣地。此役雙方參戰軍隊達60個師。德軍耗盡其戰略後備力量。

  意大利的解放 1943年9月,德國出兵占領羅馬和意大利北部,並將被囚禁的墨索裡尼營救出來,拼湊“意大利社會共和國”傀儡政府。意大利人民開展抵抗運動(見抵抗運動),組織遊擊活動。1944年6月4日,盟軍開進羅馬。1945年春,盟軍向意大利北部發動攻勢,意大利人民在北意各省發動武裝起義。4月29日,駐意德軍殘部投降。5月4日,意大利人民肅清境內敵軍。

  亞洲太平洋戰場 美軍對太平洋日軍重點設防島嶼實施海陸空聯合作戰,到1945年春、夏季打開通向日本本土作戰大門。中國和印緬戰場上的戰鬥起著側翼配合作用。

  太平洋島嶼作戰 美軍采取“雙叉沖擊”戰略,從西南太平洋和中央太平洋兩路出擊,越島進攻,大體上經歷3個階段。①1943年中至1944年9月,美軍在西南太平洋戰區攻占所羅門群島、俾斯麥群島,肅清新幾內亞日軍;在中太平洋戰區攻占吉爾伯特群島、馬紹爾群島、馬裡亞納群島和加羅林群島。②攻取菲律賓。1944年10月20日,美軍在萊特島登陸。24~25日爆發世界海戰史上規模最大的萊特灣海戰。日、美雙方共出動282艘艦隻,日方在海戰中損失幾乎全部主力,有航空母艦4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和驅逐艦17艘,從此喪失遠洋作戰能力。美方損失不大。1945年1月10日美軍在呂宋島仁牙因灣登陸,3月4日收復馬尼拉,3月中旬控制整個菲律賓。③1945年2月14日至3月8日,美軍攻取距東京1200公裡的琉黃島(見彩圖)。日軍戰死2.3萬人,美軍傷亡2.4萬人。4月1日美軍在沖繩島登陸,在付出傷亡4.9萬人的代價後,於6月30日占領全島,取得進攻日本本土的海空軍基地。

美國海軍陸戰隊在硫黃島升起國旗(1945年2月23日)

美軍運輸車隊行駛在“史迪威公路”

  盟軍在緬甸的反攻 1944年,中英美聯軍在緬甸、印度和中國雲南幾個方面相互策應,連續給予日軍以打擊,中國駐印度兩個軍在緬北作戰,6月25日攻克孟拱,8月5日在美軍一部參與下占領密芝那,兩地共擊斃日軍8000餘人。中國遠征軍兩個集團軍從5月21日開始滇西戰役,1945年1月27日在緬北與中國駐印軍會師,打通中印、中緬公路(見上右彩圖)。南線英軍向緬若開地區進攻,自1944年1月9日至2月27日迫使日軍分成小股經叢林撤退,斃敵7000餘人,俘5000人,獲得英軍對日作戰的首次大捷。3月8日,日軍從緬甸向印度英帕爾進攻,至7月10日失敗,傷亡7.2萬人。緬甸反法西斯自由同盟成員發展到20多萬人,遊擊隊員有5萬人,積極配合盟軍作戰。1945年3月20日,盟軍占領曼德勒。5月2日開進仰光,6日收復緬甸全部國土。

  中國戰場的局部反攻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仍將陸軍主力放在中國,有14個師團駐防朝鮮和中國東北,在中國關內有21個師團、20個混成旅團和1個騎兵兵團。1944年4月至1945年初,日軍發起平漢、粵漢、湘桂鐵路戰役,以打通大陸交通線,攻占美國在華空軍基地,消除對其本土轟炸威脅。中國國民政府軍隊抵抗不力,洛陽、長沙、南寧、柳州相繼失守,8個月內喪失大小城市146座,損失兵員50~60萬人。在日軍後方,各解放區戰場於1944年開始局部反攻,攻克城市70餘座。至1945年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力量已達90餘萬人,抗日根據地遍佈19個省區,人口1億人。

戰爭的結局

  反法西斯同盟國在1945年迫使德國和日本投降。各國人民為瞭爭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付出極大代價,終於贏得和平與進步。經過戰後年代各種政治力量的鬥爭,各國人民鞏固並發展瞭這次正義戰爭的成果,並在社會發展、科學技術和國際關系各領域迎來嶄新的局面。

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

  反法西斯盟國協同作戰,粉碎德日法西斯的最後頑抗;同時商定處置戰敗國的原則,規劃戰後國際和平,留下瞭紛爭。

  雅爾塔會議 1945年2月4日~2月11日,蘇、美、英3國首腦舉行雅爾塔會議。會議維持瞭盟國間的戰時團結,對奪取戰爭的全面勝利、建立戰後新的國際秩序有其積極作用。同時也表露瞭某些強權政治傾向。(見彩圖)

И.В.斯大林、F.D.羅斯福和W.L.S.丘吉爾(從右至左)出席雅爾塔會議(1942年2月)

  納粹德國的傾覆 1945年4月,蘇軍集結250萬人,由Г.К.朱可夫指揮於16日發起柏林戰役。蘇軍突破奧得河以西德軍防線,於4月25日完成對伯林的包圍。4月1日西方盟軍在魯爾地區包圍西線德軍主力,並於4月18日迫使被圍的32.5萬名德軍投降。4月25日蘇軍與美軍在易北河畔托爾高會師。4月27日,蘇軍突入柏林市中心。30日,希特勒畏罪自殺。5月3日柏林戰役結束,德軍傷亡25萬人,被俘48萬人。德國新政府企圖單方面向西方盟軍投降未能得逞。5月7日,在西方盟軍司令部所在地蘭斯,德國政府代表向美、英、蘇、法代表簽署無條件投降書。8日在蘇軍司令部所在地正式簽署投降書。德國納粹政權徹底覆滅。5月9日歐洲戰事結束。(見彩圖)

蘇聯元帥Г.К.朱可夫(左2)出席德國無條件投降書簽字儀式

德國陸軍元帥W.凱特爾在柏林簽署無條件投降書(1945年5月8日)

  波茨坦會議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蘇、美、英3國首腦舉行波茨坦會議,決定戰後德國應非軍國主義化,實行民主化,肅清納粹主義。這次會議對戰後處置德國和歐洲和平問題確立瞭基本原則,達成某些協議,並預示瞭德國將出現分裂的局面。會議就結束對日作戰的條件和戰後處置日本的問題達成協議,協議以中、美、英三國共同宣言的形式發表,即《波茨坦公告》(見波茨坦會議)。蘇聯對日宣戰後成為四國共同宣言。

  日本戰敗 1945年7月28日,日本政府表示拒絕《波茨坦公告》。反法西斯盟國當即進行打敗日本法西斯、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戰。

  美機空襲日本和投擲原子彈 自1944年中起,美國飛機連續大規模空襲日本,到戰爭結束前共出動14569架次,投彈10萬餘噸,嚴重打擊瞭日本軍事工業,也導致日本居民大量死傷,近千萬人流離失所。1945年8月6日,美機在廣島投下當量為2萬噸TNT炸藥的原子彈,日本居民死難78150人,受傷和失蹤51408人。8月9日,美機在長崎投擲第二顆原子彈,居民死難23750人,受傷43020人(見彩圖)。戰後各國政界和學術界對美國使用原子彈褒貶不一。中國學者一致認為,投擲原子彈對加速日本投降起瞭一定作用,但絕非戰勝日本主要因素,且使無辜人民蒙受極大災難。按照當時戰局實際狀況,即使不投擲原子彈,日本亦敗局已定;美國決定使用原子彈,政治考慮超過軍事需要。西方政界人物和美軍高級將領亦不諱言使用原子彈“根本沒有什麼軍事價值”、於戰局“並無什麼重大幫助”。

原子彈爆炸後騰起的蘑菇雲(長崎,1945年8月9日)

  蘇聯對日作戰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次日,百餘萬蘇軍分別從西、東、北3個方向在中國東北、內蒙古和朝鮮北部4000餘公裡戰線上對日軍發起進攻。至14日完成對沈陽、長春、哈爾濱等地日軍的分割包圍。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後,關東軍總司令於18日下令部隊投降。在中國軍民協助下,蘇軍全部解除關東軍武裝,於8月底肅清中國東北地區頑抗的日軍。蘇蒙聯軍於8月19日進占承德、張北。8月11~30日,蘇軍在朝鮮人民武裝配合下進軍朝鮮北部,推進到三八線。同期還占領薩哈林島(庫頁島)南部和千島群島。9月1日進占國後、色丹兩島。蘇軍共擊斃日軍8.3萬餘人,俘虜59.4萬人。

  中國全面反攻 1945年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發表聲明,號召中國一切抗日力量舉行全國反攻。八路軍、新四軍抽調10萬餘人進軍東北,會同東北抗日聯軍配合蘇軍作戰。8月9日至9月2日,解放區軍民收復縣以上城市150餘座。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在8年抗日戰爭中共作戰12.5萬餘次,斃傷俘降日軍52.7萬餘人、偽軍118.6萬餘人,抗擊侵華日軍大部和幾乎全部偽軍;解放國土104萬平方公裡,縣以上城市285座,解放區人口達1.25億人。日本投降後,由中國國民政府接受關內各省和越南北緯16度以北地區日軍投降。至10月底,日軍投降完畢,共128萬名官兵放下武器,偽軍投降者146萬人。中國戰場在抗戰期間斃傷俘日軍總數,按日方有關統計為133萬人(不含東北抗日聯軍殲敵17萬人)。而太平洋戰場盟軍共使日軍損失124.7萬人(包括印緬戰場中、英、美3國軍隊共同消滅的日軍16萬人在內);蘇軍共使日軍損失67.7萬人。中國人民對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瞭應有的貢獻。

  亞洲各國抗日鬥爭和武裝起義 朝鮮於1932年組成第一支抗日遊擊隊,1943年建立朝鮮人民革命軍,長時間與中國東北抗日武裝協同作戰。1945年8月配合蘇軍解放朝鮮北部。1940年9月日軍入侵印度支那,越南人民舉行北山起義。次年5月組成越南獨立同盟。1945年3月日本通過建立傀儡政府統治印支地區。5月越南解放軍成立,廣泛開展抗日遊擊戰爭。8月19日爆發越南八月革命。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同日,越南北緯16度線以南日軍向英軍投降。1942年1月馬來亞人民抗日軍成立。經過3年艱苦鬥爭,馬來亞人民抗日軍發展到1萬人,解放全國一半以上的農村。1945年9月5日英軍在新加坡登陸,馬來亞人民抗日勝利果實被奪走。1942年3月菲律賓人民抗日軍成立,1944年秋發展到10萬餘人。10月美軍在菲律賓登陸,人民抗日軍配合美軍作戰。美軍占領整個菲律賓後,強制解除人民抗日軍武裝。1945年3月8日,昂山領導緬甸國民軍在曼德勒起義,後全緬掀起起義,配合盟軍反攻。1945年泰國抗日義勇隊達到近千人的規模。由上層人士領導的自由泰人運動用美國援助的武器裝備近萬人的武裝力量,曾多次準備起義,皆被盟軍司令部阻止。後英軍在泰國登陸,接受日軍投降。

  日本法西斯投降 1945年8月9日,日本最高戰爭指導會議、內閣會議就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爭論不休,最後經天皇裕仁裁決。10日,日本正式接受該公告。13日,美國譴責日方故意拖延投降時間,進行猛烈空襲。8月15日天皇廣播投降詔書,17日向國內外日軍發佈和平投降命令。散佈在遠東、南亞、東南亞各國和太平洋島嶼的330萬日軍陸續向盟軍投降。8月30日美軍在東京及附近地區登陸,實現對日本的占領。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 (見彩圖)。>至此,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見彩圖)

在美國主力艦“密蘇裡”號上舉行的日本無條件投降簽字儀式(1945年9月2日)

蘇聯衛國戰爭(1941—1943)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性質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性質的分析,歷來為各國學術界所關註,並存在分歧。中國學者一般認為,德日意法西斯軸心國一方所進行的是實行侵略奴役、謀求世界霸權的不義戰爭;反法西斯同盟國一方所進行的是反對侵略、反對奴役和反對種族滅絕,維護國傢獨立、民族生存和民主自由的正義戰爭。這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屬於帝國主義戰爭的性質根本不同,因而各國共產黨人和革命人民對於這次戰爭的態度和策略理應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截然不同。這一總的看法,大體一致或近似。分歧之點在於對戰爭初期性質的分析。

  傳統說法將1939年9月德波戰爭爆發至1941年6月德軍入侵蘇聯以前作為一個階段,認為此階段的戰爭與“一戰”同樣是帝國主義國傢之間矛盾激化的結果,交戰雙方都是為瞭爭奪霸權而戰,他們之間進行的是帝國主義戰爭。直到社會主義的蘇聯被迫投入衛國戰爭,才使“二戰”的性質轉化為反法西斯戰爭。近年學術界對此種見解多有異議,認為戰爭第一階段的性質應從交戰雙方的行動和目的本身判定,蘇聯衛國戰爭隻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組成部分,不能以蘇聯是否參戰作為衡量整個戰爭性質的尺度。英、法及其盟國所進行的戰爭同樣具有反法西斯、反對侵略的正義性,不能認為它們原先為瞭爭霸,一旦蘇聯參戰它們才具有反法西斯的正義性。以蘇聯一國的外交關系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要求各國共產黨人按照蘇聯對外政策需要而行事,正是“二戰”初期某些國傢共產黨人嚴重脫離本國人民的重要原因,也是國際共運史上的深刻教訓。

  近年有一種觀點認為,判定“二戰”初期的性質應將波、荷、比、盧和丹、挪等遭受侵略的中小國傢與英、法加以區別;對英、法又應將其處於消極觀戰時期與抵抗德軍入侵西歐時期加以區別。波蘭等中小國傢所進行的抵抗,是捍衛民族獨立、關系本國存亡的反侵略的正義戰爭。這同中國的抗日戰爭一樣,同屬民族解放戰爭性質。英、法所進行的戰爭隨其從消極觀戰走向積極抵抗有一個轉變過程,並逐步改變其性質。1940年4月德軍大舉入侵西歐以前,英、法實際上繼續推行綏靖政策,仍在尋求時機與德妥協,以犧牲弱小國傢保全自身利益,換取茍安局面,它們宣戰系出於帝國主義目的,屬於帝國主義戰爭范疇。當丹麥、挪威淪亡,綏靖主義徹底破產,英、法才轉而堅決反對德國侵略。此時它們所進行的戰爭的性質也發生變化,成為反法西斯的正義戰爭。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二戰”的全過程,從戰爭爆發之時起就是一場侵略與反侵略的戰爭;英、法參戰標志著它們加入以戰爭手段反對和制止法西斯侵略的行列,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正義戰爭的參與者,而不是進行帝國主義戰爭的一方。法西斯和反法西斯兩種力量之間的鬥爭是當時世界的主要矛盾。英、法與德國之間,不僅在以武力改變現存國際秩序、重分勢力范圍和殖民地方面,而且在擴展專制極權統治還是維護議會民主制方面,其矛盾歸根到底是無法調和的。英、法統治集團以退讓乞求和平已被證明無法滿足侵略者的貪欲。對德宣戰意味著承認綏靖政策的破產,最後關閉乞和之門,站到法西斯侵略者的直接對立面。這是客觀地位的重大改變,這種發展趨向與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根本利益相符合,不能視之為僅僅具有表面的象征意義。以英國為代表,其統治集團參戰目的具有兩重性,並貫穿在戰爭的始終,即既有反對法西斯主義,維護資產階級民主制,支持各國反法西斯力量包括社會主義蘇聯對德作戰的積極一面;又有力圖保持、恢復以至擴大自身勢力范圍,限制、削弱甚至鎮壓社會主義力量、人民解放運動和民族獨立運動的消極一面。兩種傾向在不同時間、不同問題或不同人物上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但從參戰起始,其主導傾向是反法西斯一面,不能隻看到或揭露其消極面而否定或抹煞其居於主導地位的積極面。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人類蒙受空前災難。防止新的世界大戰再次發生,維護世界和平,成為戰後時期世界各國人民最強烈的願望和共同要求之一。整個“二戰”長達6年,參戰國傢和地區先後有60多個,人口17億,占世界總人口80%。戰火燃及歐、亞、非和大洋洲四大洲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擴展到40個國傢的國土,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公裡。雙方動員軍事力量1.1億人。按不完全統計,因戰爭而死亡者在5000萬人以上,其中中國2100餘萬(居民1800萬,軍隊380萬)人,蘇聯2000萬人。直接軍費開支11170億美元(中日軍費開支自1937年算起),參戰國物資總損失價值40000億美元,僅中國財產損失和物資消耗即價值約1000億美元。無數城鄉化為廢墟,數不清的人類歷史文化遺產毀於一旦,有形無形的戰爭創傷在各國人民心頭打上深深烙印。人類決不允許這種悲劇重演。第二次世界大戰未能防止的歷史教訓極其深刻,而反法西斯同盟國團結合作奪取勝利又提供瞭豐富的歷史啟迪,向全世界指明瞭維護和平的途徑。戰後時期,各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運動始終具有強大生命力。經過和平力量與戰爭力量反復較量,各國人民已有現實可能防止或推遲新的世界戰爭。由於以核武器為代表的新一代武裝具有極大殺傷力,人類面臨因戰爭而遭受毀滅的危險。超級大國長時間軍備競賽,使得它們的核武庫早已擁有遠遠超過毀滅全人類的能力,形成核威懾的戰略平衡,同時其經濟亦無法長期忍受沉重的負擔,終於在1988年開始邁出核裁軍的步伐。

  “二戰”喚醒瞭人民。被壓迫者爭作自己命運的主人,引起社會主義和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同時也促使資本主義世界各國的統治集團設法調整、改善其經濟政治制度。經過戰爭,各國共產黨人在抵抗運動和遊擊戰爭中經受瞭鍛煉,發展瞭自己的力量,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成長壯大,社會主義越出一國范圍而在一系列國傢贏得勝利。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太平洋地區各國人民經受戰火洗禮進一步覺醒。一大批國傢在戰後取得獨立。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傢,普遍推行國傢壟斷資本主義,運用國傢幹預和調節,刺激和促進經濟發展;歐洲某些國傢在社會黨執政期間不同程度上推行“民主社會主義”;所有這一切使得資本主義制度在戰後時期得以擺脫20世紀上半葉所陷入的全面經濟政治危機,發展到具有許多新特點的現代資本主義。在戰爭時期服務於軍事需要而大為發展的尖端技術,在戰後不少轉向和平利用,有瞭新的突破和進展,從而推動瞭新的科學技術革命的到來,使當今世界社會生產力的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引起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發生巨大變化。總之,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世界造成極大危害,各國人民經過戰爭也迎來勝利,迎來新的成就和新的希望。

  

參考書目

 B.H.利德爾·哈特著,伍協力譯:《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上下冊),上海譯文出版社,1978。(B.H.LiddellHart, History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New York,1971.)

 朱貴生、王振德、張椿年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人民出版社,北京,1982。

 Б.Г.А.德波林、П.М.傑列維揚科、М. Г.安德羅尼科夫等主編,安徽大學蘇聯問題研究所譯:《第二次世界大戰史》(12卷本),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

 黃玉章、唐志綱等:《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世界知識出版社,北京,1984。

 張繼平、胡德坤等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甘肅人民出版社,蘭州,1984。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3卷),軍事科學出版社,北京,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