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東西伯利亞第二大城,俄羅斯聯邦伊爾庫茨克州首府。在安加拉河畔,東南距貝加爾湖(安加拉河口)66公裡。人口59.7萬(1985)。1661年在安加拉河右岸設軍事據點,1686年建為軍事要塞。1764年為伊爾庫茨克省中心。19世紀初成為西伯利亞總督駐地。19世紀成為沙俄同中國貿易的重要轉運站。隨西伯利亞大鐵路的通車及附近煤田的開採而興起。十月革命後城市發展很快。工業以重型機械製造(礦山機械、機床、電機)為主,並有建築材料、雲母加工及食品等輕工業部門。古比雪雪夫重型機械廠規模較大。東南郊建有伊爾庫茨克水電站(裝機容量66萬千瓦)。市西南18公裡的舍列霍夫建有大型煉鋁廠及電纜廠。是開發安加拉地區的基地。西伯利亞通向外貝加爾和遠東南部地區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國和中國的重要門戶,通勒拿河流域的交通樞紐。東西伯利亞重要的文化中心,設有蘇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東西伯利亞研究所、多所高等學校和研究機構。伊爾庫特河、安加拉河和烏沙柯夫河將城市分成4個部分:安加拉河右岸為市中心,左岸為工業區,伊爾庫特河左岸為水電樞紐區(有伊爾庫茨克水電站),烏沙柯夫河左岸為重型機械廠區。貝加爾湖沿岸地區辟為旅遊、療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