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亞第二大城市,奧約州首府,西南部工商業重鎮。在拉各斯—卡諾鐵路幹線上,南距拉各斯約160公裡。面積130平方公裡,人口106萬(1983)。地處熱帶雨林與草原過渡帶(伊巴丹在約魯巴語中意即“接近草原”)。境內有山丘、谷地和起伏平緩的平原,有幾條河流穿過。氣候濕熱,年降水量1150毫米,3~10月為雨季。城市於19世紀20年代在約魯巴兵營基礎上興建。人口增長迅速,1893年英國佔領時已達12萬,為當時熱帶非洲最大城市。居民90%為約魯巴人。城市建於—南南北走向的石英巖高地上,築有城墻、瞭望塔、鐘樓及傳統泥構建築。老城區1/5人口為農民,他們在市內山麓、溪岸種植蔬菜、甘蔗,在城郊種植大片柚木人工林和薪炭林,故有“農業城市”之稱。1929年後,文教、工業、住宅等現代化建築不斷向城外西、北方向擴展。市中心位於西部的巴吉,有大市場,可可大廈高達27層。傳統手工業以精美的棉織品、印染和金屬器具著稱,制陶、制鞋、服裝業發達。現代工業有化工、食品、鋸木、橡膠、車輛修配、煙草、塑料等。地處可可生產中心,公路交叉點,可可、煙草、花生貿易甚盛。附近有飛機場。有非洲著名高等學府伊巴丹大學(建於1948年)、國際熱帶農業研究所、醫學院及附屬醫院、伊巴丹綜合技術學院、聯邦林業學院以及大型體育場和電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