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東部大河。發源於米納吉拉斯州西南部卡納斯特拉山東坡,向北流經巴西高原東部,在雷曼蘇附近折向東北,至卡佈魯博附近又折向東南,最後在皮亞卡佈蘇以南註入大西洋。全長2900公裡。流域面積63.1萬平方公裡。沿途流經米納斯吉拉斯、巴伊亞、伯南佈哥、塞爾希培、阿拉戈斯等5個州,為巴西第三大水系。

  上遊(皮拉波拉以上)流經群山峽谷,水流湍急,形成一系列小瀑佈和急流。主要支流有帕拉河、帕勞佩巴河、因達亞河、阿巴埃特河。中遊(皮拉拉波拉至保羅·阿方索瀑佈)河面展寬,水流平緩,河床比降僅0.38‰,但雷曼蘇附近河面開始緊縮,形成長達500公裡的急流和瀑佈段;保羅·阿方索瀑佈頂端河面更收縮至18米,從巴西高原跌落入沿海低地,總落差高達84米。中遊主要支流左岸有帕拉卡圖河、烏魯庫亞河、潘代魯斯河、卡裡尼亞尼亞河、科倫蒂河、格蘭德河、聖佩德羅河、帕熱烏河;右岸有韋利亞斯河、熱基塔伊河、大韋爾迪河、雅卡雷河、薩利特雷河和維爾任河。下遊(保羅·阿方索瀑佈以下)流經沿海低地,河面又復展寬,水流漸趨平緩,在塞爾希培德雷爾鎮附近分成阿裡卡裡河和南聖弗朗西斯科河兩支,註入大西洋。下遊主要支流有莫紹托河。

  巴西東北部半幹旱地區的主要灌溉水源。流域內大部分地區氣候炎熱幹燥,降水少而變率大。中遊地區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河口地區為1000~2000毫米,還有8%的地區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降水一般集中於9月至翌年3月,往往以暴雨形式下降,其餘各月幹燥無雨,因而經常發生旱澇災害。在枯水期,支流幾乎全部幹涸,河口流量僅800立方米/秒,即使在保羅·阿方索瀑佈處,流量也僅3000立方米/秒。而在汛期,流量則可達10000~12000立方米/秒,易泛濫成災。

  水力資源豐富,估計總蘊藏量為5.2億千瓦。已在上遊米納斯吉拉斯州建有發電能力為52萬千瓦的特雷斯瑪麗亞斯水電站和3個小水電站;在中遊建有發電能力為346.5萬千瓦的保羅·阿方索水電站,並正在其下方建設發電能力達295萬千瓦的引水式大型水電站,還計劃在此地帶再建設5個水電站,以向東北部地區提供充分電力。溝通巴西東北部和南部的重要航道。河輪可從中遊的茹阿澤魯上溯至皮拉波拉,航程1600公裡。在下遊,因河口有沙洲阻礙,隻能通航吃水淺的海輪,航程約300公裡。

  流域內礦藏豐富,主要有金、鐵、金鋼石、蛋白石、銻、鉬、銅、錳、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