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北部最大港市,全國第二大城市,塞薩洛尼基州首府。在哈爾基季基半島西部,瀕塞薩洛尼基灣。人口40.6萬,包括郊區在內為55.74萬(1981)。地中海型氣候,冬溫夏熱,1月平均氣溫5.8℃,7月26.9℃,年降水量452毫米。古代是霍爾蒂阿蒂斯山山麓的小鎮,稱塞邁。西元前315年合併周圍25個村鎮後改稱塞薩洛尼基。拜占廷帝國時商業繁盛。1901年辟為港口。近代曾先後遭義大利和德國佔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很快。該市經濟與港口密切相關。輸出穀物、皮革、羊毛毛、煙草、鉻、錳等;輸入小麥、面粉、石油、機器和煤等。主要工業有煉油、紡織、地毯、皮革、陶瓷、食品和機械等部門。海陸交通樞紐,陸上有3條重要鐵路北連南斯拉夫,南至雅典,東通伊斯坦佈爾;海上與東地中海各國港口均有航線聯系。港口設有南斯拉夫專用港區。該市有大量古希臘遺跡,保存有4世紀磚-大理石結構拱門,以及城市和要塞的圍墻。市內著名的建築有建於1430年的高33米的白塔、希臘東正教大教堂、希臘軍分區司令部,有建於1925年的亞裡士多德大學,其哲學、神學和考古專業在世界上均頗負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