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南部國傢。位於恒河和佈拉馬普特拉河下遊三角洲平原上。西、北、東三面與印度接壤,東南與緬甸為鄰,南濱孟加拉灣。面積143998平方公裡,人口9673.0萬(1984)。全國分吉大港、達卡、庫爾納和拉傑沙希4個專區,下設22個縣。首都達卡。

  自然條件 地形以平原低地為主,占全國面積90%以上,平均海拔約10米。僅在東南部吉大港和錫爾赫特地區為丘陵地帶,海拔約300~600米,,由沉積巖構成,大致呈南北走向,為若開山脈的一部分。丘陵周圍尚有一片比附近平原高出30米左右的階地,孟加拉灣沿岸多小島和沙洲。海岸線長約550公裡。

  屬熱帶季風氣候,濕熱多雨,氣溫年較差小。全年可分為3季:10月至翌年3月為旱季,盛行幹燥而較涼的東北季風;4~6月為熱季,4月氣溫最高,月平均氣溫最高可達40.5℃,東南部的吉大港也可達38℃;7~9月盛行西南季風為雨季,降水豐沛,占全年降水量80%。除西部部分地區外,大部地區平均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錫爾赫特縣北部和東北部,地處山地的迎風坡,年降水量高達5000~6000毫米。惟降水過於集中,常造成水災。在4~5月、9~11月常有熱帶颶風過境,最大風速可達每小時160公裡以上,孟加拉灣沿岸的海浪高達6米(1970年11月一次颶風曾掀起高9米的巨浪),狂風暴雨危害甚大。

  境內河流縱橫,湖泊眾多,河湖水體面積占全境10%,大小河流達230多條。主要有恒河(境內又名博多河)、佈拉馬普特拉(賈木納河)、梅克納河、蒂斯達河等。水運便利,但雨季極易泛濫,河道泛濫總寬度可達160公裡,受淹面積可占全國總面積1/3和耕地1/2,水深可達1~4米。

  土壤有新老沖積土和以砂巖、頁巖為母質的丘陵土壤。新沖積土主要分佈於洪水泛濫地區,土層深厚,土質肥沃,通常為灰棕色的粘土和壤土。老沖積土分佈於巴林德平原和莫圖佈爾密林地區,為深棕色粘土和壤土(磚紅壤為主),雨季粘重而幹季板結。丘陵土壤則分佈於東南部地區,適宜於森林的生長。

  林地面積232.4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16.1%,其中天然林130萬公頃,盛產柚木、麻栗木等優質木材。大多分佈於吉大港縣、吉大港山地縣、錫爾赫特縣和庫爾納縣等地,達卡地區和邁門辛縣也有分佈。各地植被不同:東北部,包括錫爾赫特縣和吉大港縣,多竹類和藤屬植被,竹為孟加拉國造紙工業的主要原料;中部,包括達卡和邁門辛縣大部,多湖沼植被,部分地區在紅壤和磚紅壤上生長有馬杜普爾叢林;佈拉馬普特拉河西北及帕達馬西南部,以栽培植物和果園為主;南部,庫爾納縣和巴裡薩爾縣,包括孫德爾本斯地區,有紅樹科植被,其中有許多經濟價值較高的樹種,如松達裡樹、蓋瓦樹等。

  居民和發展簡史 人口增長迅速,年平均增長率為24‰,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約671人,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國傢之一。98%為孟加拉族,另有比哈爾、查克馬、加羅、桑塔爾、魯朗、拉吉班齊科、卡西等20多個少數民族。居民87%信奉伊斯蘭教,10%信奉印度教,有少量佛教徒和基督教徒。孟加拉語為國語,通用英語。

  古代富饒的恒河流域已具有相當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公元4世紀前後曾為笈多王朝版圖一部分。11世紀初傳入伊斯蘭文化。17世紀英國侵入後,孟加拉曾一度成為英國在印度的統治中心。19世紀後半葉,成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47年印、巴分治,孟加拉被分成東西兩部分。西孟加拉屬印度,東孟加拉成為巴基斯坦的一部分。東孟加拉1972年1月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經濟地理 由於長期受英國殖民統治,獨立前工業基礎薄弱,僅有一些小型手工業。獨立後,工農業生產曾有下降。1975年以來調整瞭各項經濟政策(增加積累,吸引外資,大力發展民族工業,廣泛開展對外貿易,擴大出口,限制進口,逐步縮小外貿逆差等),經濟有所恢復與發展,但仍屬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傢之一。1982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39美元。

  孟加拉國經濟以農業為主,1982年農業勞動力占全國總勞動力的83%,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6%。耕地面積914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63.5%。按從事農業的人口計算,人均耕地0.15公頃。墾殖指數高,居世界前列。實行一熟或兩熟制,三熟作物占耕地面積4%左右。1983—1984年度糧食總產量達1550萬噸,糧食種植面積約占耕地面積80%。水稻是主要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占糧食種植面積80%以上,大多兩熟。主要依靠天然降水,水澆地面積僅130萬公頃,單位面積產量低。根據播種和收獲季節不同,有冬稻、春稻、秋稻之分,冬稻種植面積最大。各縣都有種植,尤以庫米拉、達卡、邁門辛、錫爾赫特、朗佈爾、巴裡薩爾、福裡德佈爾等縣為多。獨立後小麥種植發展較快,主要分佈在西北部各縣,有向南部擴大趨勢。還種植少量大麥、豆類及馬鈴薯等。糧食尚不能自給,部分需進口。經濟作物以黃麻為主,質地優良,有“金色纖維”之稱。其種植面積占總耕地面積7~8%,常年產量100萬噸。近年產量有下降,但仍居世界前列。一半以原麻出口,另一半加工後大部供出口。產地以賈木納河兩岸最為集中。這裡氣溫高,降水豐富,分佈新沖積土層,又有幹凈的漚麻水源,所產黃麻纖維長,潔白有光澤。甘蔗是僅次於黃麻的重要經濟作物,主要分佈於北部各縣,南部的達卡等地也有種植。茶葉生產也占世界重要地位,主要種植於丘陵地帶。其他還有煙草、花生、油菜籽、香料以及香蕉、杧果、椰子、菠蘿蜜等水果。

  畜牧業在農業中所占比例甚小,牛主要作為耕畜由個體農戶飼養,山羊、綿羊和傢禽也分散小戶飼養,缺乏天然牧場和專門飼料場。1982~1983年度養牛3500多萬頭、羊1400萬頭、傢禽9000萬隻。達卡附近有一座為達卡供應牛奶制品的現代化國營牛奶場。漁業資源豐富,內河淡水魚產量占漁業總產量的90%以上,有希爾薩魚、對蝦、大蟹蛄等107種。沿海漁業主要在孟加拉灣的河口一帶,有鯊魚、鯧魚等120種。全國約500萬人從事漁業活動。近年來漁業有新發展。1980—1981年度漁獲量64萬噸。部分魚和魚制品供出口。發展潛力尚大。

  1982年工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產值的10.2%。黃麻工業是最大的工業部門,產品遠銷世界各地近100個國傢。1980年黃麻及其制品出口額占總出口額的64%。從業人員達210萬。達卡的納拉揚甘傑、吉大港、庫爾納等地都有大型麻紡織廠。次為棉紡織業,2000多年前已有傢庭手工棉織業,有棉佈輸出。19世紀英國棉佈傾銷,紡織業急劇衰落,獨立後有發展,達卡的納拉揚甘傑、吉大港為兩大棉紡中心。其他輕工業尚有制糖、食品、制茶、造紙等。70年代以來,重工業開始發展,占工業總產值15%,有化肥、煉油、鋼鐵、水泥等。

農民收割黃麻

孟加拉國最大的阿達姆吉黃麻廠內景

  能源不足,將近一半以上的石油和固體燃料需依靠進口。天然氣占國產能源的85%,探明儲量5377億立方米,氣田多集中於庫米拉和錫爾赫特兩縣。目前最大的迪達斯氣田,開采量占全國62%,由107.4公裡長的輸氣管通往達卡等地。近年來與外資合作在近海勘探石油和天然氣。煤分佈於博格拉和賈馬爾甘吉等地。

  交通運輸以內河航運為主,航道長8000公裡,擔負全國貨運量的65%和客運量的38%。貨船隊除機械船隻外,民間還用小船作短途運輸。境內大河縱橫,沙質三角洲地基不穩,河道多變,造橋困難,費用昂貴,鐵路和公路都不甚發達。全國僅有鐵路2884公裡,分寬、窄兩種鐵路,承擔60%以上農產品的運輸任務。公路全長4641公裡,其中4000公裡為鋪面公路。1972年成立瞭航空公司,有班機聯系達卡、吉大港、庫米拉等國內主要城市,並有國際航班通東南亞、南亞及非洲、西歐等國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