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西緣,朝鮮半島東南部與日本本州和九州之間的水域。從東北向西南延伸,長約300公裡,寬約180公裡。狹義的朝鮮海峽指朝鮮半島東南部與日本對馬島之間的水域,亦稱西水道或釜山海峽。對馬島與九州之間的水域稱東水道,其中,對馬島與壹岐島之間稱對馬海峽,壹岐島與九州之間稱壹岐水道。海峽水深一般在50~150米之間,最大深度228米。峽底地形傾斜較緩,半島側更為平坦。兩側大陸架發達。在對馬島西北部有舟狀盆地和窪地,長約50公裡,寬5公裡。海峽兩岸都是沉降式式海岸,蜿蜒曲折,多島嶼和海灣。朝鮮的天然良港有釜山、麗水、馬山等,日本有下關、北九州、福岡等。黑潮暖流的分支對馬暖流從西南流向東北,在對馬島南端分成兩支,分別流經東、西水道,西支流量占70%。總流量每秒為500萬立方米,流速每小時約0.9~1.8公裡,流幅平均70~150公裡。夏季表層水溫23~28℃,冬季10~15℃,受暖流影響,沿岸氣候溫暖多雨。另有一支來自日本海呈東北-西南向的利曼寒流。寒暖流交匯,漁產豐富。釜山、長崎、福岡等為著名漁港。朝鮮海峽是日本海的“南大門”,向東北經日本海,通過拉彼魯茲(宗谷)等海峽,可達鄂霍次克海和太平洋;向東穿過本州島和九州島之間的關門海峽及瀨戶內海逕入太平洋;向西通過濟州海峽,與黃海相通;向西南直抵東海。海峽又是朝鮮半島東西兩岸海上聯系的必經之路,交通、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釜山與下關等港有定期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