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首都,最大城市和經濟、交通、文化中心。位於挪威南部、長128公裡的同名峽灣盡頭,周圍是全國最重要的工農業區,水陸交通方便。市區面積453平方公裡,其中水面積23平方公裡,人口44.9萬(1983);奧斯陸城市集聚區達64.3萬,占全國總人口的1/6。

  四周多山。北部地勢最高,山間森林繁茂,沿峽灣一帶地勢較平坦,在小丘之間有不少冰磧湖,其中最大的馬裡達爾湖為旅遊勝地,又是全市的主要水源。屬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比挪威西海岸岸寒冷幹燥。1月平均氣溫-3.5℃,7月16.9℃,積雪期120天;年平均降水量740毫米,各月分配較均勻。

  始建於1024年,是挪威南部木材、毛皮等商品的重要貿易站。城內多木質建築,全城曾多次焚於大火。19世紀以後,城市迅速發展,1841年定為首都。1850年成為全國第一大城。1854年起,陸續修建通達國內各主要區域的鐵路,1900年取代卑爾根成為全國第一大港。古代曾先後稱阿克斯胡斯堡、克裡斯蒂安等,1925年改現名。1948年奧斯陸峽灣沿岸的奧克爾縣並入,市區范圍明顯擴大。全市人口在1801年不足1萬,1910年達22.5萬,50~60年代保持在48萬人左右,隨著人口向郊區和周圍的衛星城鎮遷移,市區人口有所減少。

  全市的國民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和商品零售額均占全國1/4左右,銀行交易額和批發貿易額則占半數。工業以金屬加工、機械、電子、紡織、服裝、食品、印刷等部門較重要,有全國第一流的造船廠。全國最大的海陸空交通樞紐。航運業尤為繁盛,港區長12.8公裡,設有130多傢航運公司,港口年吞吐量逾700萬噸(在國內僅次於納爾維克),占挪威進口總額2/5,出口總額1/6。辟有到達英、美等國的定期客運航線,有汽車輪渡通聯邦德國和丹麥。

  文化教育事業很發達。有全國最大的奧斯陸大學、國傢劇院、丹諾斯克歌劇院、歷史博物館、民俗博物館、航海博物館等文化設施,並定期召開著名的挪威國際博覽會和毛皮交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