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以回族為主的多民族聚居縣,青海油料生產基地,海北藏族自治州轄縣。位於祁連山地內部,面積6902平方公裡,人口13.8萬;其中回族占35.59%,次為藏、漢、土、蒙古、撒拉等民族。西漢至北魏為浩門縣地,北周時入廣武。隋、唐屬湟水縣。宋至西夏隸樂州,元為西寧州地,清隸大通縣。1929年始設門源縣,以北大通為縣治。1953年成立回族自治縣。自治州府與縣府均駐浩門鎮。縣境北為冷龍嶺,南有達阪山,大通河橫貫東西,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氣候寒冷濕潤,雨量豐富而穩定定,年均溫0.5℃,年降水量518毫米。東南部克圖口以東的高山峽谷地區以林為主,林、牧、農皆宜,為青海重要林區之一,有雲杉、樺、柏等天然林木;中部克圖口以西至青石咀之間為平坦開闊、土質肥沃的山間盆地,以農為主,主要種植小油菜和青稞、春小麥、馬鈴薯等,是自治縣主要糧、油產區,又是青海油料重點生產基地之一,尤以大型的國營浩門農場產量最大;北部和南部山區為四季牧場,主要放牧綿羊、山羊、犛牛、黃牛、騾、馬等牲畜;西北部為高寒草甸山區,以產中國有名的良種馬──浩門馬(大通馬)著稱,建有浩門種馬場。境內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金、銀、銅、鐵、錫、鋁、鋅等,尤以煤分佈廣,儲量大,煤質優,已開采的有鐵邁、瓜拉、宛卓等煤礦。工業有電力、水泥、農機修造,皮毛、糧油、食品加工等。自蘭州、西寧經扁都口通河西走廊的公路均經縣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