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汕頭市轄縣,粵東糧食和經濟作物重要產區。位於廣東省東部,榕江下遊,潮汕平原西部。面積1153平方公裡,人口146.13萬。縣府駐榕城鎮。揭陽建於秦或南越。800餘年後被廢,至南宋紹興八年(1138)始複,曆屬潮州。縣境北為揭嶺山地,有千米高峰。南為潮汕平原一部分,地勢從西北傾向東南。山地丘陵和沖積平原面積約相等。榕江貫流縣內,中下遊河網密集,地勢平坦,無霜期345天,氣候溫暖,人煙稠密。農業生產條件優越,生產穩定,形成集約化農業區也較早,糧食以水稻為為主,單產為全省之冠。並盛產甘蔗、花生、黃麻、柑橘、菠蘿、香蕉和茶葉等。山區林業居一定地位,出產松、杉和毛竹等。縣境北部多花崗巖,產鉀長石,錫和鎢等。工業主要有制糖、氮肥、造船、電力等,抽紗、服裝和陶瓷等地方特色工藝品遍及廣大城鄉。其中傳統的抽紗、夏佈、藤器、草制品和木雕馳名海內外。榕城鎮以多榕樹聞名,為粵東大鎮,人口11萬多,是工業、手工業集中地和交通中心。工業以鐘表業為突出,表帶產量占全國很大比重。1927年8月,南昌起義進軍潮汕的部隊曾於此集會,成立縣工農政府,現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