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長江中遊、洞庭湖以南。簡稱湘。介於北緯24°39′~30°08′,東經108°47′~114°15′。北鄰湖北,東毗江西,南連廣東、廣西,西接貴州、四川。東西寬約660多公裡,南北長770多公裡。面積21.18萬平方公裡,1990年人口6065.9754萬。轄5地區、1自治州、8地級市、18縣級市、71縣、7自治縣。省會長沙市。

自然條件

  地質與地貌 省境處於雲貴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嶺山地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區。在地質構造上,北部屬揚子準地臺江漢斷拗,南部則屬華南褶皺系贛湘桂粵褶皺帶,志留紀末的晚加裡東運動使之轉化為地臺,並與揚子準地臺合並,然後沉積瞭與揚子準地臺大致類似的泥盆系到中三疊統地臺蓋層。在強烈的中生代燕山運動影響下,北部的江漢斷拗形成,從白堊紀開始發育為陸相斷陷盆地;南部的贛湘桂粵褶皺帶使泥盆系至中三疊統沉積蓋層全面褶皺,並伴以花崗巖和花崗閃長巖巖漿侵入,奠定全省現代地貌的輪廓基礎。在湘西北地區,主要表現為褶皺運動,並伴有縱向斷層,造成褶皺帶和介於其間的山間窪地,在地貌上成為大致東北—西南走向的平行背斜山地和向斜谷地;湘西、湘西南則構成弧形構造山地及小塊山間盆地;在東部地區中北部表現為斷塊運動,形成一系列褶皺山、斷塊山和山間盆地;東部湘贛邊境山地的崛起構成北北東—南南西走向的嶺谷平行地貌雛形;北部斷陷成洞庭湖盆地;中部拗陷成眾多紅層盆地。湘南地區主要為斷裂運動,構成南嶺主體。第三紀以來,由於新構造運動的影響,省境邊緣山地仍緩慢上升,北部洞庭湖區繼續下陷,進一步顯示出全省現代地貌輪廓的特色。

  湖南素以“有色金屬之鄉”著稱。有色金屬品種多,儲量大,銻儲量居世界第一;鎢、鉍儲量均居中國第1位;鉛儲量居中國第3位;鋅、汞儲量均居第5位。全省地貌類型多樣,山地約占總面積的51.2%,丘陵占15.4%,崗地占13.9%,平原占13.1%,河湖水面占6.4%。省境西南東三面為山地環繞,北部地勢低平,中部為丘陵盆地;地勢向北傾斜而又西高於東。西部主要為武陵和雪峰兩大山地。武陵山海拔多在500~1200米,主峰壺瓶山2099米,為全省最高峰;雪峰山主脈南起城步、北至益陽附近,漸沒入洞庭湖平原,海拔500~1500米。湘西山地自然環境與東部地區差異明顯,且有礙東西向交通發展。湘南以山地為主,間有部分丘陵、崗地。山地主要有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和大庾等五嶺的大部或部分及陽明山、塔山等,山峰多在千米以上,八面山高2042米。湘南山地既為長江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也為中國中亞熱帶向南亞熱帶過渡的地區,其低谷埡口間為南北交通要道。湘東山地有幕阜、連雲、大圍、羅霄等山,海拔多過千米,是湘贛兩水系分水嶺,其隘道為湘贛通道。湘北有中國第2大淡水湖──洞庭湖,洞庭湖平原海拔50米以下,地勢平坦,水面廣闊,土壤肥沃,是全省重要的農業區。湘中多為波狀起伏的丘陵盆地,海拔200~500米,以廣谷殘丘為主,盆地眾多,並為河谷所溝通,主要有衡陽、株洲、湘潭等盆地。突兀於中南部的衡山,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山勢雄偉、風景優美,號稱“南嶽”,是幽雅的避暑勝地。

湖南省

湖南省政區簡圖

  氣候 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氣候溫和,熱量豐富,降水充沛,無霜期長,但濕熱分配不均。全省均溫為16~18℃,東南高於西北,東高於西,1月均溫4~6℃,最低溫各地皆低於-6℃,臨湘出現過-18.1℃(1969年1月31日)的低溫。7月多在27~30℃,最高溫大部分地區超過39℃,長沙、益陽、零陵曾出現43℃以上高溫。無霜期自北而南為270~300天。大部地區能滿足喜溫作物、特別是雙季稻對熱量的要求。省境地勢三面環山,向北有開口,春季多寒潮侵襲;秋分前後出現低溫陰雨的寒露風,對作物生長不利。全省年降水量1200~1700毫米,是中國雨水較多地區之一。雨、熱大致同季,利於主要農作物生長。近1/2降雨集中於春末夏初,濱湖與湘、資、沅、澧下遊常有洪水;夏秋則多幹旱,尤湘中丘陵為重。

  水文 全省河流較稠密,水系完整,水量大,水力資源豐富。除湘南、湘東極少數小河分屬於珠江和贛江水系外,均屬長江流域。以湘、資、沅、澧四水及洞庭湖為主幹,5公裡以上的河流有5300多條,自西、南、東3面匯入洞庭湖,形成扇形水系。長江也有部分水量分泄入湖,會同“四水”經城陵磯出洞庭湖又入長江。境內河流總長9.93萬多公裡,流域面積近21萬餘平方公裡,多年平均徑流量1623億立方米。湘江占總徑流量41%,沅江占24.2%,資水占13.4%,澧水占8.3%,其他江湖水系占13.1%。全省水能蘊藏量達1532萬千瓦,多集中於各河上中遊。河流最高水位及流量最大時期常出現在4~6月,正值梅雨來臨,水勢暴漲、洪峰迭起,“四水”沿岸易釀成災害;夏末秋初,長江洪峰頂托,湖區也易出現外洪內漬。各河最低水位出現於11月~翌年2月。

  土壤與動植物 紅壤和黃壤是具有代表性的地帶性土壤。紅壤主要分佈於雪峰山以東低山、丘陵和河谷盆地;黃壤多集中於湘西。此外,在山區形成以紅、黃壤為基帶的垂直地帶性土壤。非地帶性土壤主要有石灰土、紫色土、潮土(又名潮沙泥)和水稻土等。石灰土多分佈於湘西、湘南的喀斯特地區;紫色土主要集中在衡陽盆地和麻陽—沅陵谷地一帶;在濱湖平原及“四水”沿岸的沖積物上,潮土和水稻土分佈甚廣,土質肥沃、耕性良好,是全省最佳的農耕土壤。全省土壤一般肥力較高,宜於農林業發展。但也有部分丘陵地區的紅壤,侵蝕較嚴重,有機質含量低;水稻土中的冷侵田、死黃泥田等對作物生長也不利。全省森林植物資源豐富多樣,常見用材樹種有杉、松、楠、柏、樟、檫、竹等,多分佈於西、南、東部山區,其中杉樹較著名,沅江和湘江支流上遊各地分佈普遍。經濟樹種有湘西的油桐、漆樹、白蠟樹、柑橘,湘南和湘東的油茶,湘中的茶樹和柑橘等。此外,在湘西、湘南山區多珍貴樹種。動物資源中,除傢禽、傢畜外,尚有多種國傢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如黑鹿、華南虎、金錢豹、水獺、香獐、大鯢、穿山甲等。鳥類有300多種,水生動植物有百餘種。繼20世紀50年代建立湘南莽山自然保護區之後,80年代又在湘西、湘中建立瞭張傢界、南嶽等自然保護區(見張傢界國傢森林公園)。

  自然地理區 在中國綜合自然區劃中,全省分屬4個自然地理區。

  中亞熱帶貴州高原常綠闊葉林區 省境雪峰山以西為該區的武陵、雪峰山地丘陵亞區。北部武陵山多喀斯特地貌,地下水豐富;中南部為板頁巖、花崗巖構成的雪峰山。山高谷深,丘陵、盆地小而分散,並為沅江、澧水所連串。由於山地廣,對氣流有屏障作用,冬溫較高、夏溫較低,雲霧多、濕度大,適宜柑橘和木本油料等經濟林木的生長和越冬。隨地勢升高,自然環境的垂直變化也較明顯。區內林木和水能資源豐富,木材蓄積量約占全省62%,以油桐、生漆、柑橘為主的經濟林面積占全省42%;水能蘊藏量占全省60%。經濟發展潛力大。

  北亞熱帶長江中下遊平原混交林區 洞庭湖平原是該區所屬兩湖平原亞區的一部分。以洞庭湖為主體,有湘、資、沅、澧四水匯註,並為長江洪水分流通道,大量泥沙淤積,形成以湖積沖積土為主的平原地貌。地勢低平,土壤深厚肥沃,耕地集中連片,洞庭湖盛產鯉、草、鰱等經濟魚類及蘆葦等。近代,洞庭湖湖泊淤積,湖面縮小,常泛濫成災,歷史上的全國第1大湖已不復見。1949年以後,經初步整治,洪澇危害有所控制,已成為稻、棉、麻和水產基地。

  中亞熱帶長江南岸丘陵盆地常綠闊葉林區 全省主體屬此區,包括3亞區:①湘中南丘陵盆地亞區。位於省境中部。各丘陵盆地海拔多在300米以下,大部分已辟為旱地和水田。大部分地區植被稀疏,水土流失較嚴重,1949年以來,進行以水利灌溉為主的農田基本建設,抵禦幹旱的能力有所增強。②南嶺山地亞區。位於省境南部,山地約占2/3,嶺間多紅層丘陵崗地。具過渡性熱帶區系成分的植被增加。③湘贛低山丘陵亞區。位於省境東部邊緣,范圍較小,山地中谷地寬闊而平緩,土壤、植被的分佈具有一定的垂直差異。區內谷地比湘中同緯度地區溫暖濕潤,利於作物和果樹越冬,但春夏時節多暴雨,易釀成山洪暴發,危害農業生產。

發展簡史

  湖南古時屬荊州南部地域,戰國時為楚國所轄,唐屬江南道,宋為荊湖南路、荊湖北路,元、明屬湖廣行中書省的一部分,清將行中書省分開,始置湖南省,並沿用至今。

  春秋戰國時代,湖南為楚國轄地。由於楚國的開拓,湖北一帶水稻種植擴大,傢庭手工業和商業漸興,長沙已是重要城邑。秦入百粵,開鑿靈渠(現興安運河,見興安縣),溝通湘漓二江,湘江谷地成為南北交通要道,漢初長沙成為江南商業名城。漢末,北方居民南遷,加速濱湖和湘、沅江流域開發。隋、唐以後,境內農田水利獲一定發展。開始形成以稻、茶為主的重要產區。五代起,經宋、元、明、清各代,產稻谷的洞庭湖和湘江流域成為漕糧供應地之一,有“湖廣熟、天下足”的民諺。茶葉種植擴大,湘中和湘東北產茶多。桂陽、常寧的銅、鉛、鋅已開采;瀏陽夏佈和鞭炮、長沙湘繡、益陽蔑席、醴陵陶瓷、邵陽竹器等均為著名手工藝品。

  1840年後,帝國主義勢力由沿海侵入湖南,嶽陽、長沙、湘潭、常德等地被辟為商埠,農業生產以出口量大的茶葉和桐油發展最為突出。全省常年產茶百萬擔以上,輸出量約占2/5,並形成以安化為中心的湘中產茶區和以臨湘為主的湘東北產茶區。湘西為油桐集中產區,桐油年產數十萬擔,輸出占一半。在工礦業方面,銻、鉛、鋅、鎢、錳等礦產品產量迅增,1917年銻產量達2.4萬噸,鉛、鋅增至3.5萬噸,是中國有色金屬礦產量最多省份。錫礦山為世界最大銻礦產地,常寧水口山的鉛、鋅,汝城、資興的鎢,湘潭的錳等開采量亦大,所產礦石全被運往國外。省內加工工業落後,除有較多小輾米廠外,稍具規模工廠寥寥無幾,且多集中於長、潭、嶽、常等市,工業結構和分佈不合理。1949年前,湖南工農業生產遭受嚴重破壞,經濟處於衰落境地。

人文概況

  人口與民族 中國人口數量較多省份。全省人口6065.9754萬。1949年後,人口一度增長很快,80年代以來明顯下降。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286人,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倍多。市鎮總人口占全省人口的18.23%。湘中丘陵和北部濱湖各縣開發早,是主要的農業生產基地,人口密集,如邵東縣每平方公裡573人,是全省人口密度最大的縣。省境西、南、東部人口較稀。全省市鎮人口多集中分佈於湘江、資水、沅江沿岸及鐵路沿線城市。10萬人口以上城市12座,其中長沙市人口130萬。湖南是多民族省份。有40個民族,其中世居的有漢、苗、土傢、侗、瑤、回、維吾爾、壯、白族等9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8.6%,大多聚居湘西和湘南山區,少數雜居在全省各地。在少數民族中,苗族和土傢族人口最多,主要分佈於湘西北,建立瞭湘西土傢族苗族自治州。

  經濟概況 1949年以來,湖南省已逐漸改變過去落後的經濟面貌。工農業結構發生明顯變化,以有色金屬為中心的工業已初具規模。農業中的糧食和多種經營發展較迅速,在中國占一定地位。

  農業 中國主要農業生產基地之一,糧食作物在耕作業中居主導地位,產量大,用地多,分佈廣,商品率高。全省耕地約330萬公頃,其中約有4/5為糧食生產用地。主要種植水稻,其中雙季稻面積占水田總面積3/4左右。

  ①稻谷產量一般占糧食總產93%,占中國稻谷總產的13.1%,居中國首位。水稻分佈遍及各縣,雙季稻多分佈於濱湖和湘中丘陵盆地,其中濱湖區為中國著名產區。80年代以來,部分地區推廣雜交水稻獲得成功。

  ②經濟作物以油菜、棉、麻、茶為主,油菜發展快,是中國油菜籽主產區之一,主要分佈湘中和濱湖地區,多與稻、薯、棉等作物連(間)作套種。棉田主要分佈在濱湖各縣,以華容、澧縣和安鄉等縣較集中,麻類以苧麻為主,次為黃紅麻。苧麻種植歷史悠久,產量居中國首位,濱湖沅江市年產苧麻產量常占全省1/3。黃紅麻以南縣、華容和漢壽3縣產量較多。烤煙是新發展的經濟作物,多種植於湘南桂陽、寧遠、新田等縣。湘蓮多產於湘潭縣和濱湖一帶。省內歷來有種茶習慣,後因茶園遭受嚴重破壞,1949年產茶不足萬噸。經恢復和擴大茶園面積,1990年產茶7.39萬噸,在中國僅次於浙江,居第2位。茶園主要集中在三大區:以安化、桃江為主的資水中下遊地區;以臨湘、平江為主的湘東北區;以漣源、寧鄉為主的湘中區。茶葉生產種類多樣,過去多產綠茶和黑茶等,現轉為以產紅茶為主,同時兼作綠茶、黑茶。君山銀針、古丈毛尖等為名茶。果樹種類多,以柑橘發展快,產量居中國第3位。柑橘園多分佈於雪峰山兩側的河谷盆地及湘江、沅江下遊地區。此外,省境共有16個縣和農場建立瞭食用菌生產基地。

湖南省稻谷和油菜分佈

湖南大面積的糧食作物

  ③森林資源較豐富,森林覆蓋率36.6%左右,木材蓄積量1.94億立方米,以杉、松、楠竹為主。1949年以來,年均提供約200萬立方米商品木材和1000萬根楠竹,是江南重要木材產區。用材林主要分佈在湘西、湘南山區,以湘西南沅江上、中遊一帶最為集中,是著名的杉木產區。楠竹分佈較普遍,以資水流域低山丘陵區最多,桃江、益陽等縣蓄積量都在3000萬根以上。經濟林以油茶、油桐和果樹為主,也是中國主產區之一。70年代以來,全省茶油年產量超過歷史最高水平,列中國首位;油茶林主要分佈在湘江、沅江流域的紅壤丘陵區。油桐林多集中在武陵山區,產量未達歷史最高水平。

  ④畜牧業以養豬為主,次為耕牛。全省每年有數百萬頭肉豬銷售國內外,是中國重要的商品肉豬基地之一。以湘中、湘東一帶飼養最多,其中長沙、寧鄉、湘潭、湘鄉等縣每年出欄肉豬50萬頭以上。長沙“大圍子豬”、寧鄉“流沙河豬”和湘潭“沙子嶺豬”具有耐粗食、早熟易長、繁殖力強、肉鮮美等特點,是省內三大優良豬種。耕牛中的黃牛多分佈在丘陵山區,水牛多集中於濱湖。

  ⑤湖南是中國淡水漁區之一,主要經濟魚類有鯉、青、草、鰱、鳙、鯽等40餘種。20世紀70年代以前以天然捕撈為主,以後逐步轉入人工養殖,產量有所增加。塘庫養殖多分佈於湘中、湘東地區,洞庭湖區則為捕撈與養殖相結合。全省可供養殖水面尚有部分未及利用,發展漁業潛力大。

  農業區 全省可分為4個農業區:①湘北濱湖稻、棉、麻、水產區。為省內最重要農業生產基地,也是中國著名商品糧基地之一。生產條件較好,農業開發歷史早,專業化生產較集中,糧食和棉、麻生產分別占全省30%和80%以上,魚產量占全省30%。②湘中湘東糧食和多種經營區。為全省農業較發達區。人口稠密,工礦城市多,土地墾殖指數高,精耕細作,糧食單產居全省首位,油菜、茶葉、柑橘、肉豬等產量高於其他農業區。③湘南經濟作物與林產區。自然條件較好,人口密度較小。為全省花生、烤煙、蔗糖產區。森林面積較大,木材產量較多,茶油產量居全省首位。發展經濟作物潛力大。④湘西用材林和油桐產區。為全省木材、桐油主產區。山地廣,開發晚,人口密度小,農業生產水平較低。

  工業 湖南礦產資源和農副產品豐富多樣,具有發展工業的優越條件。1949年以來工業發展迅速,許多部門從無到有。輕、重工業趨向密切配合,佈局逐步向南部和西部擴展。

湖南省主要工礦業

  ①湖南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重要基地之一。銻、鉛、鋅和鎢的產量最多,已躍居中國前列,其次為錫、汞、金等。銻的生產主要集中在冷水江市錫礦山,為中國最大銻產地,常供應世界用銻的70%左右,有“銻都”之稱。湖南為中國最大鉛、鋅生產基地。鎢礦開采多分佈在資興與宜章交界的瑤崗仙等地。錫礦以臨武、汞礦以新晃、金礦以湘西的產量較多。同時,在電力充裕、技術力量和交通條件較好的長沙、株洲、衡陽等市擴建和新建多種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其中株洲市已成為中國最大鉛、鋅冶煉基地之一。

  ②機械制造業產值在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9%上升到90年代初期的27%左右。以礦山冶金機械、機車車輛修造和電機制造為主,衡陽市已成為中國南方礦山冶金機械制造的重要基地。株洲為中國南方最大機車車輛制造中心。湘潭市為中國電機制造中心之一。農機、機床、輕紡、食品等機械制造也有一定規模。

  ③化學工業為發展較快部門,年產化肥百餘萬噸,嶽陽、株洲、冷水江為全省三大氮肥生產中心。瀏陽、石門是磷肥產地。此外,臨湘的石油加工、湘鄉的建材工業等已具規模。

  ④電力工業發展較快,20世紀50年代以前僅有小型火電站,50年代後在冷水江、湘潭等地建設火電站,並大力開發水力資源,興建柘溪、鳳灘、雙牌、東江等水電站。全省水電的比重已超過總發電量的50%。省內水力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

  ⑤輕工業中的紡織、造紙和陶瓷發達。80年代末,全省棉紗和棉佈的年產量比1952年分別增長8倍多和4倍多;同時,麻紡、化纖也有發展。湘潭已成為江南紡織工業基地之一;嶽陽、益陽集中瞭中國1/2以上的苧麻紡錠和織機;長沙和嶽陽的棉毛化纖紡織亦較發達。湘西鳳凰已建立民族工藝紡織工業。嶽陽、邵陽為全省兩大造紙工業中心。醴陵陶瓷馳名中外,為全省最大陶瓷工業中心。

  ⑥食品工業以碾米工業最重要,次為制茶、肉類加工,一般規模小,分佈廣。大碾米廠多分佈在長沙、常德、嶽陽等地。茶葉加工則集中在安化、新化、臨湘一帶。肉類加工以長沙、衡陽、常德等地規模較大。

  ⑦在傳統工藝品生產方面,以長沙湘繡、瀏陽鞭炮和夏佈、益陽涼席和竹器、邵陽竹雕等著名。

  交通運輸 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建京廣鐵路復線同時,新建瞭湘黔鐵路和枝柳鐵路的湘西段。全省平均每百平方公裡有1.38公裡鐵路,是江南鐵路密度較大省份;1990年營運裡程達2631公裡。內河通航河流達110多條,約1萬公裡,經過整修疏通河道,水深在1米以上有2580公裡。公路遍及全省,通車裡程達5.72萬公裡。

鳳灘水電站

株洲鐵路編組站

  全省交通縱橫交錯,南北向的京廣鐵路與東西向的浙贛、湘黔、湘桂等鐵路在株洲、衡陽相交,構成東部與省外往來的陸路主幹。湘西的南北向的枝柳鐵路與東西向的湘黔鐵路交匯於懷化,成為西部陸路交通的“十”字形骨幹。湘、資、沅、澧四水和洞庭湖是聯結長江和省內的重要航道,加上公路,形成水陸交通網,擔負過境與省內運輸。80年代以來,全省客貨運量增長快,其中長途運輸以鐵路較快,次為水運。公路主要以短途客貨運輸增長顯著。交通運輸樞紐有長沙、株洲、衡陽、湘潭、懷化、邵陽、常德、嶽陽等。長沙已成為江南航空運輸來往的必經之地,有定期班機與北京及全國各地聯系。省內長沙與常德間有不定期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