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轄市,中國北方著名港口,工業、旅遊城市。位於遼東半島南端。轄6區和新金、莊河、長海3縣。面積1.2574萬平方公裡,人口517.80萬;其中市區2415平方公裡,人口239.64萬。

  大連得名於大連灣。原為漁村,漢稱三山浦,唐名青泥浦,清初稱青泥窪。現今大連市秦漢時屬遼東郡,清屬奉天府,1902年置大連市,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置關東公署,後改稱旅大行政公署。1950年改稱旅大市,1953年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年改屬遼寧省。1981年改稱大連市。市境三面臨海,北靠千山餘脈,戰略地位重要,是東北地區海上門戶。自古為兵傢必爭之地,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時都曾為戰場。大連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年均溫10.2℃,1月均溫-4.9℃,7月23.9℃,年降水量658毫米,無霜期202天,適宜蘋果生長,為東北麥糧復種適宜區。

  大連工業基礎雄厚,骨幹企業多,是中國重要工業基地之一。工業產值將近占遼寧省1/6。也是全國15個經濟中心城市之一。市區工業產值占全市3/4,重工業比重大。原為殖民地性城市,20世紀50年代以來建成以機械、石油、紡織、化工、食品、冶金、電子等部門為主、門類較齊全的綜合性工業城市。其中機械、石油、化工、輕紡約占全市工業總產值70%。80年代以來電子和塑料工業發展較快。船舶、機車制造、化工均為全國生產基地之一。大連機車車輛廠生產的東風4型內燃機車是中國鐵路幹線貨運主型機車,大連化工廠生產的純堿約占全國40%,大連造船廠可造10萬噸級船隻。煉油工業近年增長很快。輕工以紡織、服裝、罐頭食品為主,工藝美術品以貝雕畫和玻璃制品聞名。市境還發現儲量豐富的地下“鹽海”。

大連市

大連市鳥瞰

  大連港水深港闊,不淤不凍,腹地深遠,吸引范圍包括東北三省及內蒙古東部,是中國主要外貿口岸,與世界各地60多個港口通航,同150多國傢和地區有貿易關系。港內已形成原油、成品油、煤炭、木材和幹雜貨等7個裝卸區。共有泊位48個,其中萬噸級以上的泊位23個。主要客貨碼頭在大港區,油類專業碼頭在寺兒溝,木材專業碼頭在香爐礁,煤炭專業碼頭在甘井子。鮎魚灣有大型現代化棧橋原油碼頭,可停靠10萬和5萬噸級油輪,1989年又建成現今中國最大的油運碼頭。從大連港有班輪達上海、廣州、青島、天津、威海、煙臺、龍口。哈大鐵路直通大連港碼頭,與大連灣西南部4港區的專用線相接,海陸聯運方便。公路向北輻射。全長375公裡的沈(陽)大(連)高速公路已通車。大連國際機場(周水子)有班機飛往東京、香港、北京、上海、青島、沈陽、成都等地。

  大連是重要的漁業基地,水產資源豐富,盛產多種魚、貝類及對蝦、海參、鮑魚、扇貝等海珍品。1990年水產品總產量達74萬噸,居中國各省轄市榜首。郊區盛產蔬菜、蘋果、梨、櫻桃,建有奶牛場、養雞場、畜牧場。1984年興辦的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金州區東南大孤山鄉馬橋子村一帶,南臨大連灣,北靠大黑山,交通便利。距大連市中心33公裡、大連港7海裡。

  大連市行政機構和商業集中在中山區、西崗區,大專院校多在市區西部。甘井子、沙河口區工業密集,工礦企業分佈大連灣周圍。文教發達,有中國科學院化學物理研究所及大連理工大學、海運學院、鐵道學院、遼寧師范大學等12所高校,並有自然博物館,歷史博物館、蛇類博物館等。文物古跡有旅順營城子漢墓、中蘇友誼塔等。市境地處海濱,是著名旅遊和療養勝地,有老虎灘、傅傢莊、星海公園、棒棰島、夏傢河子等海水浴場。老虎灘公園有全長600米的中國第1條跨海遊覽客運索道。街道多以廣場為中心呈放射狀分佈。金州區有被譽為“海上石林”的灘塗海蝕礁林。市轄長海縣海王九島是理想的旅遊勝地。市境普蘭店鎮建有森林公園,園中辟有二龍山狩獵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