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朝名將,明保衛京師之戰的軍事統帥。字廷益,錢塘(今杭州)人。永樂十九年(1421)進士。宣德初年任禦史。五年(1430),升兵部右侍郎,巡撫山西、河南,整頓軍備。正統十三年(1448),升兵部左侍郎。次年秋,明京軍主力在土木堡之戰中潰敗,英宗被俘,蒙古瓦剌軍乘勝進攻京師(今北京)。在此危急關頭,於謙反對遷都,力主抗戰,升任兵部尚書,率軍擊敗瓦剌軍,取得京師保衛戰的重大勝利。戰後,他居安思危,首創團營軍制,加強部隊訓練,提高作戰能力。加強邊備,委任名將將鎮守。以戰求和,多次擊敗瓦剌軍的進攻,迫使其首領也先釋放英宗回朝。景泰八年(1457)正月中旬,英宗藉“奪門之變”重登帝位。二十二日,於謙遭誣陷被害。後沉冤昭雪,贈太傅,謚肅愍,又改謚忠肅。有《於忠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