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導線傳輸電信號的通信方式。有線電通信系統主要由線路、終端、交換和用戶設備等組成。能傳輸電報、電話、傳真、資料、電視和控制信號等,與無線電通信相比,它傳輸品質較高,不易受幹擾,是軍事通信的重要手段。

  有線電通信,按傳輸頻率分為音頻通信和載頻通信(亦稱“載波通信”);按傳輸信號的形式分為類比通信和數位通信;按多工的方法分為頻分多路通信和時分多路通信;按通信距離和範圍分為市內通信和長途通信等。有線電在軍事通信中,除專線線通信外,通常以傳輸線路組成有線電通信網,並可與無線電相結合組成統一的通信網。

  軍用有線電通信,通常分為野戰線路通信、架空明線通信和電纜通信:①野戰線路通信,是利用被覆線、野戰電纜和相應的通信設備組成的有線電通信。主要用於野戰條件下的近距離通信。它較架空明線和地下電纜線路通信建立迅速,便於機動,但易遭敵炮火和人為的破壞。②架空明線通信,是利用架空明線線路和相應的通信設備組成的有線電通信。它較野戰線路通信質量高,容量大,距離遠。但建立費時,易遭破壞。③電纜通信,是利用地下電纜、海底電纜線路和相應的通信設備組成的有線電通信。主要用於戰略、戰役通信。它較架空明線通信質量高,容量大,抗毀性和保密性好,穩定可靠。但技術較復雜,建立費時,遭破壞後較難恢復。

  1837年美國S.F.B.莫爾斯發明瞭電報機,19世紀50年代有線電報開始用於軍事通信。1876年美國A.G.貝爾發明瞭電話機,19世紀90年代有線電話用於軍事通信。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隨著載波技術、電話交換技術和通信電纜技術等的進步,有線電通信在軍事通信中得到進一步發展和應用。20世紀60年代以後,隨著集成電路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等在通信方面愈來愈廣泛的應用,有線電通信線路設備,已普遍使用寬頻帶的同軸電纜;有線電通信的終端設備正朝著寬頻帶、大容量和數字化的方向發展;有線電通信的交換設備,由人工交換機發展到應用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程控交換機;有線電通信的用戶設備,除傳統的電話、電報機外,出現瞭可視電話機、智能電話機、電子電傳機和中文電傳機等。為瞭適應現代戰爭的特點和軍隊指揮自動化的要求,有線電通信網正朝著自動化、大容量的綜合業務數字通信網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