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敵統治區、敵佔領區、接敵區,以分散、流動、襲擊的作戰方法打擊敵人的一種非正規的武裝組織。通常組織簡單,裝備輕便,行動靈活,同當地群眾有緊密的聯繫。是被壓迫階級和民族爭取解放和獨立,進行人民戰爭的一種重要的武裝組織形式。

  F.恩格斯指出:“群眾起義,革命戰爭,到處組織遊擊隊──這才是小民族制勝大民族,不夠強大的軍隊抵抗比較強大和組織良好的軍隊的唯一方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461頁)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在歐洲各各國抵抗拿破侖一世軍隊入侵的戰爭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反抗侵略的鬥爭中,在第三世界國傢爭取獨立和解放的戰爭中,遊擊隊都發揮瞭重要作用。

  中國共產黨自領導武裝鬥爭開始,就十分重視建立和發展遊擊隊。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建立瞭多種形式的遊擊隊,許多遊擊隊逐步發展成為正規紅軍。抗日戰爭時期,廣泛組織瞭敵後遊擊隊,在山地、平原和江河湖泊,在廣大農村、城郊和鐵路沿線,長期堅持遊擊戰爭,建立抗日政權,鉗制、消耗大量敵人。解放戰爭時期,在國民黨統治區內,各遊擊隊有力地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作戰,為贏得戰爭的勝利作出瞭巨大貢獻。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遊擊隊,一般由軍隊派出或由當地人民群眾組成。實行軍事系統和地方黨委的雙重領導制度。其編組的方式與規模,根據作戰任務、敵情、民情與地理環境等條件確定。通常組成遊擊支隊、大隊、中隊和特種遊擊隊。主要任務是:發動和組織群眾開展遊擊戰爭,建設根據地,保衛人民生命財產;遲滯和消耗敵人,破壞敵交通運輸、通信、偵察、指揮、補給系統和各種基地,配合主力部隊作戰等。

  在現代戰爭中,遊擊隊仍然是爭取解放和反對侵略,進行人民戰爭的重要武裝組織形式。隨著軍事科學技術的發展,遊擊隊將不斷改善武器裝備和組織體制,提高機動襲擊、獨立作戰和自衛生存的能力,創造出新的靈活多樣的作戰方式方法,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