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供給量長期超過經濟對貨幣的需求量,導致商品和勞務的貨幣價格總水準持續上漲或貨幣購買力持續下跌的現象。

  在揭示通貨膨脹的內涵時,應當強調:①通貨膨脹是一種貨幣現象,其必要條件是貨幣供給量持續地超過為商品勞務交易等經濟活動正常運行所需要的數量。②考察的對象是“商品和勞務”的價格而不是股票、債券等金融資產的價格。③通貨膨脹定義的價格“總水準”是一個總量範疇,它指的不是商品和勞務的相對價格,也不是某一地區或某幾類商品或勞務的的價格。

  其他定義 在經濟學文獻中,不存在唯一的、被普遍接受的定義,較常見的解釋還有:①它是由工資報酬率過度增長而引起的物價上漲。②是一種需求過度狀況,表現為過多的貨幣在市場上追逐少量商品。③是一種貨幣現象,它意味著與單位產出相比的貨幣存量過多。④它所表現的物價上漲具有以下特征:無法準確預期;會引發物價進一步上漲且超過安全線;沒有相應的產出增加和就業增加效應;靠貨幣供應不斷增加來支撐且具有不可逆性。⑤是一國貨幣對外價值的下跌,它以匯率、黃金價格的變化來衡量,或者在不變的官方價格下,以對黃金和外匯的過度需求來衡量。

  類型 根據市場機制運行的深化程度劃分,通貨膨脹有兩種類型:①公開的通貨膨脹,即在市場機制充分運行和政府經濟管制不嚴的情況下,價格向上波動的趨勢非常明顯。②隱蔽性通貨膨脹。當一國政府用計劃控制、資金限額、物資配給、票證配售、價格管制等行政或法律措施壓制價格波動時,價值規律以扭曲的形式起作用,這時價格總水平的上漲壓力以物資短缺、黑市交易盛行、部分商品黑市價格猛漲形式表現出來。

  根據引發原因劃分,通貨膨脹有五種類型:①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即在產出量或生產成本不變的情況下,由於需求增大而引起的物價上漲。這種類型又可分為自發需求拉動、誘發需求拉動和支持性需求拉動三種通貨膨脹。②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由於存在強大的、對市場價格具有操縱力的集團(如工會、壟斷公司等),從而使生產成本人為提高,導致物價上漲。它可進一步分為工資推進、利潤推進等類型。③混合型通貨膨脹,即由需求因素和供給因素共同起作用而引發的通貨膨脹。④結構性通貨膨脹,即由於經濟結構因素變化導致的物價上漲。它又可分為需求轉移型、部門差異型、斯堪的納維亞小國內外貿經濟結構型和二元經濟結構型四種通貨膨脹。⑤體制型通貨膨脹,即由社會經濟體制(如價格體制、金融體制、企業體制等)不合理而引起的價格總水平的上漲。

  根椐物價上漲的幅度和趨勢的差異,通貨膨脹可以分為四種類型:①爬行的通貨膨脹,即物價年上漲率長期保持在3~5%之間,但進一步上升的趨勢明顯。②溫和通貨膨脹,即物價年上漲率較長時期在5~8%之間波動。③急速通貨膨脹,即物價年上漲率在10%以上,並在短期內有超過20%的趨勢。④惡性通貨膨脹,即物價年上漲率在50%以上。

  聯系經濟增長的狀況,通貨膨脹可分為兩種類型:①適應性通貨膨脹,即與經濟增長相伴隨的適度通貨膨脹。其特點是,通貨膨脹為保持經濟增長率所必需,且在較長時期內經濟增長率高於通貨膨脹率。②滯脹,即經濟停滯或經濟衰退與較高的通貨膨脹率並存。

  度量 ①產品批發價格指數。綜合反映消費品和生產資料(不包括勞務)出廠價格的變動情況。②消費物價指數。綜合反映居民的消費品(不包括國傢消費、生產資料、勞務、進口商品)的價格變動情況。③傢庭生活費用指數。從傢庭支出角度統計,綜合反映消費品價格和勞務價格的變化對居民實際生活水平的影響。④國民生產總值縮減指數。按當年價格計算的國民生產總值對按固定不變價格計算的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⑤貨幣供應超額增長率。用貨價供應增長率減去以不變價格計算的國民生產總值實際增長率之差。這是現代貨幣數量論所采用的方法。⑥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之差。名義利率減通貨膨脹率等於實際利率的公式是該指標的理論基礎。上述指標在資料收集的難易程度、反映經濟運行狀況的全面性等方面均存在差異。各國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常常選用其中的一種或幾種來反映本國的通貨膨脹狀況。發達國傢和國際組織(如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的官方統計大都用消費物價指數和國民生產總值縮減指數來衡量通貨膨脹,前者用於月、季度分析,後者用於年度分析。

  

參考書目

 H.弗裡希著,蔡重直譯:《現代通貨膨脹理論》,中國金融出版社,北京,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