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金融領域中種種創造性的變革。這是20世紀70年代後被廣泛使用的新辭彙,它可以簡單地被理解為金融制度、金融機構、金融活動和金融工具在短期內集中出現的新的發展。按照這一理解,有些經濟學傢把歷史上的金融變革都看作當時的金融創新。例如,古羅馬貨幣的出現,17世紀商業銀行的出現,18世紀中央銀行的建立,19世紀支票的廣泛使用等等,都是金融創新的裡程碑。但大多數經濟學傢所說的金融創新,是指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西方國傢(主要是美國)金融領域中不斷出現的新做法和新發展展。

  必然性 西方國傢70年代以來不斷出現的金融創新有其深刻的社會、經濟和技術背景。一方面,各國大量的財政赤字和世界性的通貨膨脹,導致瞭利率的上升和動蕩不安,提高瞭那些無息和利率受限制的金融資產的機會成本,使金融活動的交易成本和風險增大。另一方面,國際經濟一體化的進展和國際競爭的加劇,對金融活動在數量、質量、種類、服務上的要求都日益增多。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業務活動方式、金融工具和管理條例便顯得很不適應。例如對利率的嚴格限定,對各類金融機構業務活動的嚴格區分等等,都嚴重地限制瞭金融業的發展。競爭的需要使金融體系內部產生瞭變革的要求,新技術革命的出現,又為這種變革提供瞭便利和可能,於是出現瞭一系列的金融創新。

  內容 ①新技術在金融業的應用,如資料處理、票據清算、市場交易電算化、全球性電子財務管理服務等;②金融活動中各種新工具、新方式、新服務的出現,如電話提款業務、金融期貨交易、自動劃轉帳戶、可調換債券、可轉讓存款證、抵押貸款證券化等;③銀行管理方面的改進,如全球性資產負債管理、權宜性資金管理等;④金融機構業務限制的放松,如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業務的相互交叉滲透、金融聯合體的形成等;⑤國際性、區域性新市場的形成,如歐洲美元市場、亞洲美元市場、新加坡金融市場、巴林金融市場等。

  作用 ①對投資者來說,增加瞭資產選擇的機會,提高瞭持有金融資產的實際收益,提高瞭金融資產的流動性和安全性。②對籌資者來說,融資渠道多樣化、融資形式靈活化,能夠滿足時間不一、數量不同的資金需求。③對金融機構來說,擴大瞭資金來源和運用的規模,減少瞭支付成本,節約瞭業務處理時間,提高瞭效率。④對經濟發展來說,克服瞭資金融通障礙,促進瞭經濟的繁榮和國際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但是,金融創新也帶來瞭不少問題。由於出現瞭許多貨幣性極強的新的金融工具,增加瞭貨幣政策制定和實施的困難。同時,金融創新增強瞭金融業的競爭,使金融體系的穩定性減弱,增加瞭金融管理的難度。